400
正文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习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重要论述,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历史逻辑起于自身丰富的体育实践和价值认识、行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体育思想的沿承、落于对当前国内外体育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其内容包涵本体论、系统论、实践论、矛盾论和历史主体论等多维角度的价值意蕴,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延续性与创造性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内在理路;在此基础上从学理层面理清了新时代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启示,对当前中国体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体育发展;历史逻辑;科学内涵;现实意义;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1]。这一系列关于体育的精辟论述和重要讲话始终秉持人本体育理念,始终洋溢生命健康情怀,始终贯穿美好向往追求, 始终怀揣人民至上情结,始终饱含中华民族深情,不仅从体育的本体性视角看待体育活动,更从国家治理的层面审视体育的价值,既强调从“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性,也重视“健康中国”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体育健身的基础性,已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体育发展观,对新时代背景下指导我国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系统规划、科学决策、清晰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体育发展论述形成的历史逻辑
       任何一个社会或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定的历史逻辑[2],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3]。就单个具体的人而言,其行为往往在本质上也是其社会性决定的,并由各个体行为相互结合、作用而形成社会群体行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一定的历史逻辑。习近平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基于自身实践与形势变化,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体育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逻辑脉络。
1、起于自身丰富的体育实践和价值认识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形成与他十分热衷体育是密不可分的。他不但是一位“体育迷”,最重要的他还是一位体育运动实践的参与者。习近平时常坦率地提到自己对体育的喜好,自儿时起从未间断过,很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游泳四五岁就学会了;他还喜欢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等项目[4]。在他担任国家领导人之后,在其外交活动中,体育也始终贯穿其中。譬如,在访问美国期间观看美国职业篮球比赛时,与前湖人著名篮球巨星约翰逊和英国著名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亲切地交谈;在访问爱尔兰和考察秦皇岛奥林匹克体育场时,喜欢足球的习近平抬起脚漂亮地把足球踢向球门;








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前夕,他和普京总统共乘高铁前往天津,一起观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等等无不透露出他浓烈的体育情怀。另外, 习近平善于用哲学智慧思考体育,特别是他每每谈到体育时,非常清楚运动项目中的技术内核及其蕴涵的体育精神,如谈冰雪运动时就说“冰壶是巧实力运动, 有掩护、有主攻”,他还爱看冰球、速滑、花样滑冰、雪地技巧;谈拳击时他称“拳击是一个勇敢者的项目, 攻守要全面,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5]谈摔跤时叮嘱运动员,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身体受伤。同时在他看来,体育运动也能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材,如集体项目中的团队精神是绝对重要的,这也是他喜欢足球、排球、冰球等集体运动项目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习近平自身丰富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和对它们的价值认识,客观上促其体育发展观的形成。
2、行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体育思想的沿承
      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深入论述了锻炼的重要、体育的真义、体育的原则等,主张“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突出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及身体作为社会人的主要地位;指出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6],说明体育的作用及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提出“体育第一”和“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强调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体育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随着国际政治局势变化,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巧妙地运用体育手段,实现中美两个大国“走”到一起的“兵乓外交”,完全体现其卓越的体育外交思想。在邓小平创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当中也包涵“提髙水平, 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思想、“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的群众体育思想、“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的体育社会价值观以及发展体育要遵循法制、依靠科技等关于中国体育事业建设的重要论断, 很好地继承、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体育思想。江泽民同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继续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出了“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体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强调“发挥体育的育人育德功能,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重视体育在“两个文明” 建设中的作用。胡锦涛同志特别重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和“大体育观”科学思想,强调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世界和谐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体育思想所关注的重点和发展策略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非常重视体育,尤其对于体育价值的认识、体育发展观的思考,其主线是着眼于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体育强军强国思想。这为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观的最终形成构筑了一个内容与时俱进、内核一脉相承、逻辑层层递进的思想基础,也是其体育价值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3、落实于对当前国内外体育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不仅是在身体素质锻炼方面起着作用,而且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跻身十大支柱产业, 成为经济领域的“新贵”。随着我国成功申办北京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体育产业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带动了旅游、彩票、制造业等快速发展。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在体制机制灵活性、职业体育社会化、体育理念的创新性、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在全球体育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方面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确实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习近平始终认为,一个民族的国民体格强健,是民族兴盛的最好体现。如果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身体羸弱,就难以谈及国家兴旺,中国梦则更无从谈起。他深刻阐述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方针、目标、思路、举措。他多次强调:“体育强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体育强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7],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就是着眼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生活品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由此可见,这些都是习近平基于当前国内外体育发展的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
二、习近平体育发展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围绕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积极进行理论思考,拓展了体育多层次的内涵和本质, 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体育思想与工作方针,形成了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新认识,是引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
1、从本体论的向度指明了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宗旨,让体育回归人本价值
      让体育与时代同频共振。习近平同志自当选国家领导人以来,用其身体力行的体育行为体现了自己对体育的喜好,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体育的重要讲话,蕴含了助力民族复兴的内在关联,强调体育在中国梦中的精准定位。习近平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8]。体育强国助力中国强国梦的实现,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理念,是引领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重要价值导向。在新的历史起点,特别是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体育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使命,要让体育为民生改善发挥独特优势、重要作用,要让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要让体育为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搭建平台,要让体育在党的引领下汇聚圆梦力量。同时,体育对民族精神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价值,要让体育精神更充分展现当代中国精神。习近平反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其中包括“中华体育精神”。习近平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曾说,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提高人民体质、增强规则意识,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9]。一个注重健康、敢于拼搏、忠于规则的民族才会获得长久发展,这也是习近平喜爱足球、关心体育事业的根源所在。毫无疑问,体育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4,6,10-14]。
       让体育回归人本价值。竞技体育总是要决出胜负, 但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最终形成终身体育、全面健康的国民意识。以前我们需要用金牌和在赛场上的胜利来激励国人、振奋精神, 提升民族凝聚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单纯地追求金牌数量,而更多关注金牌背后的精神价值, 更加看重崇尚友谊、公平竞争、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的奥运精神。








正如习近平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所说:“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希望大家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以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充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15]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倡导了一种积极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在他看来, 体育运动的终极价值在于“全人教育”,争金夺银是体育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和体育人本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地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而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可以说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是理解体育的必然途径,真正的体育是“有人”的体育,是关注人的发展的体育,既要关注每个人每一阶段的发展,更要关注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基于人的发展、关于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是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2、从系统论的维度提出了新形势下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面性和重要性
     习近平把体育繁荣与国家富强、民族兴盛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融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蕴含了内外兼修的哲学思想、自强不息的理想信念、积极进取的科学态度、规则至上的法治思维、公平正义的社会理念。全面地、系统地筑构了以“体育强国梦”“体育的人民中心论”“体育的跨界与协同”“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为主线的体育发展理论体系,对在新形势下促进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话语体系,建设内含体育元素的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跳出体育看体育,切实担当起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体育从本质上看属于社会活动,具有社会价值和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不断拓展,其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使得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习近平据此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新时代体育发展的三重底色:其一,“体育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即以价值创造为指导的财富体育观,强调体育应从科技上打造现代体育、科学体育、生态体育体系, 不断挖掘和充分展现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和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其二,“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民生的国民健康力”[10],即以公共体育为保障的民生体育观,强调不断拓展群众体育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追求;其三,“法治是深化体育改革、实现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力”,即以法制为支撑的法治体育观,强调体育应着重从制度建设上为体育跨界、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人民健康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17]。“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和战略目标所在,是从社会整体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层面提出的宏大战略, 对体育全面承担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明确布局。习近平认为,不了解体育的真谛,就不会重视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价值之全部,不了解健康的真谛,就不会重视作为健康有机组成部分的体育之精髓。“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发展体育运动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1]。习近平还强调,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必须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只有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健康、大体育的观念, 推进健康关口前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才能真正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3、从实践论的角度阐明了以“文化自信”引领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外交功能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深深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实践的土壤,并始终坚持“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8-19],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着眼于中西优秀文化交融,以文化自信引领中国体育新发展。中国文化提倡“和而不同”,而当代奥林匹克文化更强调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和谐交流与对话。习近平对以中国古代体育为代表的人类体育发展历程和奥林匹克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20]。他还指出:“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体育而言,就是自信的精神。”[1,4]体育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是推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实现我们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17]。习近平强调,我们自己的体育文化应当充满高度的认同与归属,要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体育历史、灿烂的体育文化充满自信;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对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充满自信;要对体育在助力中国梦、推进健康中国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满自信[17]。在他不遗余力推动下, 中国体育正以更加强健、坚定、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 必将开辟中西文化与文明交融互鉴的新时代。
       倡导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发挥体育的外交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不同文明包容思想,其中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阐述,引发世界共鸣,已成为当今多边主义和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支柱。体育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热忱与关心、解读与思考、参与和倡导,不但体现出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关注与回应,更凸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文明发展大趋势的高度认同与积极推动[20]。与此同时,在外交中注入体育元素已经成为习近平展现外交风采的新常态。无论是习近平出访墨西哥、阿根廷、沙特阿拉伯、伊朗,还是与德国、捷克、英国、波兰、塞尔维亚等国领导人会谈时,都有倡导加大国际体育的民间交流, 加强双方在体育领域合作的议程,而且对方均有积极回应。总而言之,习近平“体育外交”不仅时常发出一记精准的“定位球”,还屡屡打出幽默的“探头球”,并以其谦和、真诚、自信的独特风格,向全球展现了一个热爱体育的国家领导人形象,轻松地拉近了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和感情。
4、从矛盾论的高度阐释了体育强国建设既要把握好对立统一的关系,又要抓重点
      体育强国建设既要激发竞技体育的潜力,也要带动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共同发展。在较长一段时期内, 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体育发展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形成简单地用竞赛成绩或金牌数量去检验竞技体育成败的唯一标准,以此来体现国家形象和价值。实际上, 这种扭曲了体育精神实质的政绩观和一些非理性行为是当前整个体育不均衡状态的必然结果,甚至导致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完全断裂[21]。然而,习近平深知,当今世界体育已成为展示国际地位、国家实力、国民形象的重要内容,一个没有国际影响力或国际影响力很弱的国家不能算是体育强国[7]。只有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更好地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群众性体育在厚植体育基础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1,4,11,17]。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推动一批群众喜爱、国际影响力大的体育竞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比如‘三大球’、一些冰雪项目等”[17],方能补齐我国夏季和冬季运动发展不均衡、冰上和雪上项目发展不均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不均衡等短板。很显然,在习近平看来,体育强国建设既需要在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需要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面增进国民健康,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重点突出[7]。一是以自强不息为内核促进整个民族从精神上强大。习近平多次谈及奖牌观和诠释奥运精神时强调:“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11,22]“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23] 二是以全民健身为抓手促进人民体质从整体上强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与任务[1,4,7,11];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4,6-7,11-12,14,17]。三是以大型赛事为依托提升国家力量从能力上强劲。通过举办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型体育赛事,目的在于提升国家办赛和参赛的能力的同时,凝聚国家力量、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了人心,振奋了民意,势必推动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四是以“三大球”为重点推进体育强国从关键上强盛。把“三大球”搞上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无疑抓住了体育强盛的关键,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切中肯綮、抓主要矛盾的重要工作方法和思路。
5、从历史主体论的深度强调了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目的和依靠力量
      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民生牵着民心, 只有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才能了解民情、顺应民意、为民办事,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24]。一方面,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 就是要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4]。强调要统筹建设公民健身公共设施,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发展群众健身休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力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大体育”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体育是为人民服务的,因而体育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习近平进一步要求体育行政部门转变观念,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需,让“体育惠民”成为激发老百姓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共享体育改革发展成果的动力源泉;树立新的政绩观,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评价标准, 扎扎实实推进全民健身工作[24]。
       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依靠的根本力量就是人民群众。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25],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9]。尤其是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实践中,必须遵循依靠人民而发展,为了人民而发展。其原因有二:一是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全民参与的体育运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 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砥砺意志,还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这也是群众体育的根本任务之所在。二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在于让全体人民都参与进来。习近平在筹办冬奥会的问题上强调:“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把筹办工作做好。”[20]与此同时,把过去政府办体育的模式转变成全社会办体育,充分释放社会的能量,集聚各方面的力量,切实让全体人民动起来、金牌多起来、体育产业强起来、体育精神扬起来、体育外交活起来[24]。诚如习近平所言: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26],离开了这个根本,体育强国就无从谈起。
三、习近平体育发展论述的内在理路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继承新中国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体育价值观,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和“新的历史方位”的时代背景,以中国梦为目标引领体育强国建设,以全民健身上升国家战略为主线加强健康中国建设,以全民健康为载体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内在关联和诠释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习近平同志的体育观与体育论述,融合了科学性和价值性,实现了从思想到实践的辩证统一,开创了立足于国情世情等科学依据的体育发展新境界。一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视野看待体育的价值。习近平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 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4,6,15]这实际是一种看待体育价值的辩证观。在习近平看来,锦标不是体育价值体现的唯一方式,关注体育过程并展现其体育精神才是体育的本体价值[6]。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体育发展的规律。习近平科学地阐明了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出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规律性、群众智慧与人才发展的规律性、科学规划与有序实施的规律性,并强调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要统筹协调发展,这都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的表达。三是对体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具有科学全面的认识[6]。习近平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6]体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2、延续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延续性主要在于汲取历史智慧,把握时代特征,深入浅出地阐述体育的内涵与功能,既与民族先驱、历代国家领导人的健体强国理念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与提升,使体育兴盛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同时又融合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努力和发展愿望,回答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引领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为“全体参与、全民健身、全新形象、全球地位和全面发展”5 个方面的发展思路,重点强调体育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提高国民体质、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文化自信”和“体育强国梦”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展现其先进性。习近平指出,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需要延续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敢于在竞技赛场上展现“人生能有几回搏”、勇创佳绩、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创造性地转化为民族团结奋进和国家精神塑造的强大力量。
3、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一是把体育放到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强调体育不变初心和首要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同志从自身体育实践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情怀”,从中国历史的必然性、中国道路的可行性与世界文明的共融性的论述,到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相互关系的明确,从举国体制下金牌至上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身体素质提升和精神面貌改变,都能体会到他始终把体育的发展放在中国发展的大局之中谋划与定位。二是体育对民族精神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中华民族是一个重群体、崇和谐、求发展的民族。如果说体育的个体实践行为能培养人的体育精神的话,那么体育的竞技比赛创造的集体情感、形成的集体记忆,为强化政治归属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我国体育事业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增添了动力、凝聚了力量[6]。三是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普适性。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以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为担当,在充分展示开放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同时,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要发挥体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和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广阔胸襟。
四、习近平体育发展论述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为宗旨,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极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命题,对当前中国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把准时代脉搏,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理论体系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战略高度,深刻地回答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并深入阐述了体育的价值功能和历史使命,强调体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的中国力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二是从目标、方法、路径等方面, 要求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将体育事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把全民健身事业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中去统筹推进,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三是从推动体育改革发展的微观层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给予具体指导,要求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扩大冬季运动覆盖面,竞技体育发展要“强项更强、恶补短板”,鼓励运动员弘扬民族精神、体育精神。
2、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理论品质
     一是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洞察当今中国发展新趋势和国际环境新变化,对我国体育发展方向和任务作出科学论断,并将其纳入中国梦体系当中,适应了新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了人民美好生活期盼。二是强烈的使命担当。蕴含着对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世界发展的忧思和使命意识,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切的利益问题,举办了在国际社会上有影响的重大活动,为世界体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三是严谨的求实作风。讲认真、求严谨,重实效、合实际,指导举办冬奥会与发展全民健身之间建立联系,要求冬奥会筹办科学合理制定规划,关心健康体育设施要配足适用,期望中国足球既坚定信心又不急于求成,高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特征。
3、展现时代担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一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强调用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并用实际行动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推动中国体育深化改革,以及从人民高度关切的足球改革。二是提升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一带一路”战略,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优秀体育文化主动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升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12]。三是焕发了中华体育精神新的时代光彩。高度肯定我国体育健儿出色表现是中国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体育精神与伟大时代精神同频共振,融入了以创造、奋斗、团结、梦想为灵魂的伟大民族精神,焕发出了新的时代光彩。
4、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对学校体育尤其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期待
      一是着重强调现代体育的多元功能和整体价值。习近平认为:“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还能贡献更好的教育”[27]。体育是为了提升生命质量和创造生命价值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其多元功能体现在它是一个尊重人、锻炼人、教育人、熏陶人、发展人的过程。同时,体育不是孤立的,它与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作为学校教育的项目,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二是重点关注学生生命自由成长的生活过程。体育课堂所呈现的体育之美、体育之技、体育之道、体育之德、体育之学,都与生命体验、人生意义相关联。这种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的转变,反映了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新理念。三是始终把青少年视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的重点与力量。习近平从鼓舞青年运动员刻苦训练,到关心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从指示加强和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到鼓励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的殷殷嘱托,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的新期待。
参考文献:
1、李中文,薛原. 健康中国夯实体育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全民健身工作纪实[N]. 人民日报,2017-08-08(1).
2、蒋大椿,陈启能. 史学理论大辞典[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65.
3、管克江,杜尚泽,丁汀.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 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 人民日报,
2018-04-11(1).
4、陈云云,张玉,胡娟. 新时代习近平体育思想探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5):5-10.
5、杜尚泽. 习近平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N]. 人民日报,2014-08-16(1).
6、杨辉. 习近平总书记论当代我国体育价值[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16(1):1-8.
7、李庚全,范博华. 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4):1-5.
8、朱虹,张静淇. 体育强则中国强 国运兴则体育兴[N]. 人民日报,2017-09-05(23).
9、杨迅. 习近平会见国际足联主席[N]. 人民日报,2017-06-15(1).
10、刘鹏.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 人民日报,2014-03-31(7).
11、刘海飞. 习近平体育思想的主要内涵[J]. 社会发展研究,2017(3):207-222.
12、韩会君,黄晓春. 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功能定位与历史使命[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6):1-4.
13、柳鸣毅,丁煌,闫亚茹,等. “体育强、中国强” 的学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思想初探[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5-11.
14、赵承磊,屈铭喆.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体育治理思想探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18,40(2):1-4.
15、杜尚泽,李中文,马剑. 习近平亲切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N]. 人民日报,2014-02-08(1).
16、鲍明晓. 体育财富的价值本原[J]. 体育科研,2007(2):12-17.
17、赵国珍,王晓霞.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探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2):23-26.
18、习近平.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 人民日报, 2015-01-25(1).
19、胡晓梅,胡帆.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哲学意蕴[J]. 观察与思考,2018(2):37-42.
20、娄晓琪,季燕京,苏娅,等. 习近平的奥林匹克文化情怀与文明愿景——文明交流互鉴凸显奥林匹克文化之美 大众携手体育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J]. 文明,2018(1):12-27.
21、金光辉. 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307.
22、中国体育报评论员.共筑中国梦 体育须担当——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N]. 中国体育报,2017-02-09(1).
23、李高华. 习近平体育价值观念对“健康中国”的影响[J]. 体育世界(学术),2017(12):41-42.
24、中国体育报评论员.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 代 表时重 要 讲话精 神 [N]. 中 国 体育报 , 2017-08-30(1).
25、胡锦涛.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7.
26、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44.
27、高鹏,朱东阳,蒋国鹏,等. “我真希望给习主席颁发一枚金牌”——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N]. 光明日报,2017-01-20(2).

相关热词搜索: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摘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习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重要论述,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历史逻辑起于自身丰富的体育实践和价值认识、行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体育思想的沿承、落于对当前国内外体育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其内容包涵本体论、系统论、实践论、矛盾论和历史主体论等多维角度的价值意蕴,具有科学性与价值性统一、延续性与创造性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内在理路;在此基础上从学理层面理清了新时代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历史贡献和时代启示,对当前中国体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体育发展;历史逻辑;科学内涵;现实意义;习近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关心体育工作,亲自谋划推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和指示[1]。这一系列关于体育的精辟论述和重要讲话始终秉持人本体育理念,始终洋溢生命健康情怀,始终贯穿美好向往追求, 始终怀揣人民至上情结,始终饱含中华民族深情,不仅从体育的本体性视角看待体育活动,更从国家治理的层面审视体育的价值,既强调从“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性,也重视“健康中国”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体育健身的基础性,已形成了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体育发展观,对新时代背景下指导我国体育事业长远发展、系统规划、科学决策、清晰目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体育发展论述形成的历史逻辑
       任何一个社会或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定的历史逻辑[2],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3]。就单个具体的人而言,其行为往往在本质上也是其社会性决定的,并由各个体行为相互结合、作用而形成社会群体行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一定的历史逻辑。习近平关于体育重要论述的形成和发展正是基于自身实践与形势变化,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体育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逻辑脉络。
1、起于自身丰富的体育实践和价值认识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形成与他十分热衷体育是密不可分的。他不但是一位“体育迷”,最重要的他还是一位体育运动实践的参与者。习近平时常坦率地提到自己对体育的喜好,自儿时起从未间断过,很喜欢游泳、爬山等运动,游泳四五岁就学会了;他还喜欢足球、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等项目[4]。在他担任国家领导人之后,在其外交活动中,体育也始终贯穿其中。譬如,在访问美国期间观看美国职业篮球比赛时,与前湖人著名篮球巨星约翰逊和英国著名足球明星贝克汉姆亲切地交谈;在访问爱尔兰和考察秦皇岛奥林匹克体育场时,喜欢足球的习近平抬起脚漂亮地把足球踢向球门;








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前夕,他和普京总统共乘高铁前往天津,一起观看中俄青少年冰球友谊赛等等无不透露出他浓烈的体育情怀。另外, 习近平善于用哲学智慧思考体育,特别是他每每谈到体育时,非常清楚运动项目中的技术内核及其蕴涵的体育精神,如谈冰雪运动时就说“冰壶是巧实力运动, 有掩护、有主攻”,他还爱看冰球、速滑、花样滑冰、雪地技巧;谈拳击时他称“拳击是一个勇敢者的项目, 攻守要全面,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5]谈摔跤时叮嘱运动员,要做好自我防护,避免身体受伤。同时在他看来,体育运动也能为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材,如集体项目中的团队精神是绝对重要的,这也是他喜欢足球、排球、冰球等集体运动项目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习近平自身丰富的体育运动实践经验和对它们的价值认识,客观上促其体育发展观的形成。
2、行于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体育思想的沿承
      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毛泽东同志深入论述了锻炼的重要、体育的真义、体育的原则等,主张“欲文明其精神,先野蛮其体魄”“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突出强身健体的重要性及身体作为社会人的主要地位;指出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6],说明体育的作用及在促进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提出“体育第一”和“三育并重”的教育思想,强调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明确指出了中国社会主义体育的发展方向和根本任务;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初,随着国际政治局势变化,毛泽东同志审时度势巧妙地运用体育手段,实现中美两个大国“走”到一起的“兵乓外交”,完全体现其卓越的体育外交思想。在邓小平创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当中也包涵“提髙水平, 为国争光”的竞技体育思想、“把体育运动普及到广大群众中去”的群众体育思想、“体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的体育社会价值观以及发展体育要遵循法制、依靠科技等关于中国体育事业建设的重要论断, 很好地继承、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体育思想。江泽民同志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道路继续发展中国体育事业,提出了“全民健身、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体育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同时强调“发挥体育的育人育德功能,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重视体育在“两个文明” 建设中的作用。胡锦涛同志特别重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问题,提出“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和“大体育观”科学思想,强调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活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世界和谐的重要途径。新中国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体育思想所关注的重点和发展策略虽不尽相同,但他们都非常重视体育,尤其对于体育价值的认识、体育发展观的思考,其主线是着眼于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体育强军强国思想。这为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观的最终形成构筑了一个内容与时俱进、内核一脉相承、逻辑层层递进的思想基础,也是其体育价值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3、落实于对当前国内外体育发展形势的科学判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不仅是在身体素质锻炼方面起着作用,而且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也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在欧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已跻身十大支柱产业, 成为经济领域的“新贵”。随着我国成功申办北京夏季和冬季奥运会、南京青奥会之后,体育产业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带动了旅游、彩票、制造业等快速发展。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在体制机制灵活性、职业体育社会化、体育理念的创新性、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体育产业发展规模以及在全球体育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等方面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确实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习近平始终认为,一个民族的国民体格强健,是民族兴盛的最好体现。如果国民体质,尤其是青少年身体羸弱,就难以谈及国家兴旺,中国梦则更无从谈起。他深刻阐述了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方针、目标、思路、举措。他多次强调:“体育强国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体育强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分类指导,从娃娃抓起,扎扎实实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持之以恒开展群众体育,不断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7],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就是着眼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生活品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由此可见,这些都是习近平基于当前国内外体育发展的形势做出的科学判断。
二、习近平体育发展论述的科学内涵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围绕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积极进行理论思考,拓展了体育多层次的内涵和本质, 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体育思想与工作方针,形成了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新认识,是引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论,具有深刻的科学内涵。
1、从本体论的向度指明了体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宗旨,让体育回归人本价值
      让体育与时代同频共振。习近平同志自当选国家领导人以来,用其身体力行的体育行为体现了自己对体育的喜好,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体育的重要讲话,蕴含了助力民族复兴的内在关联,强调体育在中国梦中的精准定位。习近平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8]。体育强国助力中国强国梦的实现,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供了新理念,是引领我国从体育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重要价值导向。在新的历史起点,特别是在“健康中国”的建设过程中,体育应主动承担起相应的使命,要让体育为民生改善发挥独特优势、重要作用,要让体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推动作用,要让体育为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搭建平台,要让体育在党的引领下汇聚圆梦力量。同时,体育对民族精神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价值,要让体育精神更充分展现当代中国精神。习近平反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其中包括“中华体育精神”。习近平会见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时曾说,足球运动的真谛不仅在于竞技,更在于提高人民体质、增强规则意识,培养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精神[9]。一个注重健康、敢于拼搏、忠于规则的民族才会获得长久发展,这也是习近平喜爱足球、关心体育事业的根源所在。毫无疑问,体育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4,6,10-14]。
       让体育回归人本价值。竞技体育总是要决出胜负, 但更重要的功能在于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最终形成终身体育、全面健康的国民意识。以前我们需要用金牌和在赛场上的胜利来激励国人、振奋精神, 提升民族凝聚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不再单纯地追求金牌数量,而更多关注金牌背后的精神价值, 更加看重崇尚友谊、公平竞争、团结拼搏、积极进取的奥运精神。








正如习近平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所说:“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希望大家发扬光大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遵守规则,胜不骄、败不馁,以良好的赛风赛纪和文明礼仪充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15]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倡导了一种积极健康的体育价值观。在他看来, 体育运动的终极价值在于“全人教育”,争金夺银是体育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和体育人本价值的实现。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的, 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地发展才能推动社会健康、和谐、有序地发展,而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6]。可以说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是理解体育的必然途径,真正的体育是“有人”的体育,是关注人的发展的体育,既要关注每个人每一阶段的发展,更要关注每个人的终身发展。基于人的发展、关于人的发展、为了人的发展,是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2、从系统论的维度提出了新形势下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面性和重要性
     习近平把体育繁荣与国家富强、民族兴盛有机结合在一起,并融入“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蕴含了内外兼修的哲学思想、自强不息的理想信念、积极进取的科学态度、规则至上的法治思维、公平正义的社会理念。全面地、系统地筑构了以“体育强国梦”“体育的人民中心论”“体育的跨界与协同”“全民健身与全面健康”为主线的体育发展理论体系,对在新形势下促进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变,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话语体系,建设内含体育元素的人居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跳出体育看体育,切实担当起政治使命和社会责任。体育从本质上看属于社会活动,具有社会价值和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体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不断拓展,其多元功能和综合价值,使得体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融合。习近平据此提出了与之相应的新时代体育发展的三重底色:其一,“体育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即以价值创造为指导的财富体育观,强调体育应从科技上打造现代体育、科学体育、生态体育体系, 不断挖掘和充分展现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和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其二,“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民生的国民健康力”[10],即以公共体育为保障的民生体育观,强调不断拓展群众体育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新追求;其三,“法治是深化体育改革、实现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保障力”,即以法制为支撑的法治体育观,强调体育应着重从制度建设上为体育跨界、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以人民健康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17]。“健康中国”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和战略目标所在,是从社会整体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层面提出的宏大战略, 对体育全面承担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了明确布局。习近平认为,不了解体育的真谛,就不会重视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体育价值之全部,不了解健康的真谛,就不会重视作为健康有机组成部分的体育之精髓。“一个健全的人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内涵,还要有健康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要通过发展体育运动以不断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与健康”[1]。习近平还强调,全民健身,关乎人民幸福,关乎民族未来,必须要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只有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健康、大体育的观念, 推进健康关口前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才能真正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3、从实践论的角度阐明了以“文化自信”引领体育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外交功能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深深植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实践的土壤,并始终坚持“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18-19],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深厚的实践基础。
       着眼于中西优秀文化交融,以文化自信引领中国体育新发展。中国文化提倡“和而不同”,而当代奥林匹克文化更强调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的和谐交流与对话。习近平对以中国古代体育为代表的人类体育发展历程和奥林匹克有着深刻的理解,并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促进奥林匹克文化的发展[20]。他还指出:“我们讲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体育而言,就是自信的精神。”[1,4]体育文化的自信与认同,是推动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实现我们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跨越的最根本的精神动力[17]。习近平强调,我们自己的体育文化应当充满高度的认同与归属,要对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体育历史、灿烂的体育文化充满自信;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要对继承创新、发扬光大充满自信;要对体育在助力中国梦、推进健康中国以及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满自信[17]。在他不遗余力推动下, 中国体育正以更加强健、坚定、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 必将开辟中西文化与文明交融互鉴的新时代。
       倡导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发挥体育的外交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不同文明包容思想,其中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阐述,引发世界共鸣,已成为当今多边主义和新型国际关系的重要支柱。体育是超越国界和种族的,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习近平在各种场合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奥林匹克文化的热忱与关心、解读与思考、参与和倡导,不但体现出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关注与回应,更凸显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文明发展大趋势的高度认同与积极推动[20]。与此同时,在外交中注入体育元素已经成为习近平展现外交风采的新常态。无论是习近平出访墨西哥、阿根廷、沙特阿拉伯、伊朗,还是与德国、捷克、英国、波兰、塞尔维亚等国领导人会谈时,都有倡导加大国际体育的民间交流, 加强双方在体育领域合作的议程,而且对方均有积极回应。总而言之,习近平“体育外交”不仅时常发出一记精准的“定位球”,还屡屡打出幽默的“探头球”,并以其谦和、真诚、自信的独特风格,向全球展现了一个热爱体育的国家领导人形象,轻松地拉近了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和感情。
4、从矛盾论的高度阐释了体育强国建设既要把握好对立统一的关系,又要抓重点
      体育强国建设既要激发竞技体育的潜力,也要带动群众体育和体育产业共同发展。在较长一段时期内, 举国体制下的中国体育发展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形成简单地用竞赛成绩或金牌数量去检验竞技体育成败的唯一标准,以此来体现国家形象和价值。实际上, 这种扭曲了体育精神实质的政绩观和一些非理性行为是当前整个体育不均衡状态的必然结果,甚至导致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完全断裂[21]。然而,习近平深知,当今世界体育已成为展示国际地位、国家实力、国民形象的重要内容,一个没有国际影响力或国际影响力很弱的国家不能算是体育强国[7]。只有更新体育理念,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更好地发挥举国体制在攀登顶峰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发挥群众性体育在厚植体育基础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1,4,11,17]。习近平指出:“我们应该下大力气推动一批群众喜爱、国际影响力大的体育竞技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比如‘三大球’、一些冰雪项目等”[17],方能补齐我国夏季和冬季运动发展不均衡、冰上和雪上项目发展不均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不均衡等短板。很显然,在习近平看来,体育强国建设既需要在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需要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全面增进国民健康,才能实现既定的目标。
       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统筹兼顾,又要重点突出[7]。一是以自强不息为内核促进整个民族从精神上强大。习近平多次谈及奖牌观和诠释奥运精神时强调:“重大赛事最令人感动的未必是夺金牌,而是体现奥运精神。这正是中国人讲的自强不息。”[11,22]“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23] 二是以全民健身为抓手促进人民体质从整体上强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与任务[1,4,7,11];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4,6-7,11-12,14,17]。三是以大型赛事为依托提升国家力量从能力上强劲。通过举办国内外高水平的大型体育赛事,目的在于提升国家办赛和参赛的能力的同时,凝聚国家力量、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了人心,振奋了民意,势必推动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四是以“三大球”为重点推进体育强国从关键上强盛。把“三大球”搞上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无疑抓住了体育强盛的关键,充分体现了习近平切中肯綮、抓主要矛盾的重要工作方法和思路。
5、从历史主体论的深度强调了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目的和依靠力量
      体育事业改革发展的目的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主体。“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民生牵着民心, 只有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才能了解民情、顺应民意、为民办事,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24]。一方面,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 就是要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4]。强调要统筹建设公民健身公共设施,推进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发展群众健身休闲活动,推进全民健身生活化,力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全地域覆盖、全周期服务、全社会参与、全球化合作、全人群共享的“大体育”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体育是为人民服务的,因而体育事业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习近平进一步要求体育行政部门转变观念,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谋群众所需,让“体育惠民”成为激发老百姓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共享体育改革发展成果的动力源泉;树立新的政绩观,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评价标准, 扎扎实实推进全民健身工作[24]。
       体育事业改革发展依靠的根本力量就是人民群众。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25],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19]。尤其是在体育事业改革发展实践中,必须遵循依靠人民而发展,为了人民而发展。其原因有二:一是建设健康中国,离不开全民参与的体育运动。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 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砥砺意志,还能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这也是群众体育的根本任务之所在。二是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在于让全体人民都参与进来。习近平在筹办冬奥会的问题上强调:“要依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把筹办工作做好。”[20]与此同时,把过去政府办体育的模式转变成全社会办体育,充分释放社会的能量,集聚各方面的力量,切实让全体人民动起来、金牌多起来、体育产业强起来、体育精神扬起来、体育外交活起来[24]。诚如习近平所言: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26],离开了这个根本,体育强国就无从谈起。
三、习近平体育发展论述的内在理路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继承新中国几代国家领导人的体育价值观,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和“新的历史方位”的时代背景,以中国梦为目标引领体育强国建设,以全民健身上升国家战略为主线加强健康中国建设,以全民健康为载体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内在关联和诠释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习近平同志的体育观与体育论述,融合了科学性和价值性,实现了从思想到实践的辩证统一,开创了立足于国情世情等科学依据的体育发展新境界。一是用辩证唯物主义视野看待体育的价值。习近平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指出:“成绩不仅仅在于能否拿到或拿到多少块奖牌,更在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 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4,6,15]这实际是一种看待体育价值的辩证观。在习近平看来,锦标不是体育价值体现的唯一方式,关注体育过程并展现其体育精神才是体育的本体价值[6]。二是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体育发展的规律。习近平科学地阐明了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提出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规律性、群众智慧与人才发展的规律性、科学规划与有序实施的规律性,并强调全民健身战略和奥运争光计划、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要统筹协调发展,这都是社会发展重要规律的表达。三是对体育的社会经济价值具有科学全面的认识[6]。习近平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6]体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一方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2、延续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延续性主要在于汲取历史智慧,把握时代特征,深入浅出地阐述体育的内涵与功能,既与民族先驱、历代国家领导人的健体强国理念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地发展与提升,使体育兴盛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同时又融合了党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努力和发展愿望,回答了体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从顶层设计的高度引领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论述的创造性主要体现为“全体参与、全民健身、全新形象、全球地位和全面发展”5 个方面的发展思路,重点强调体育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提高国民体质、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文化自信”和“体育强国梦”思想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发展,充分展现其先进性。习近平指出,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需要延续以中国女排为代表的,敢于在竞技赛场上展现“人生能有几回搏”、勇创佳绩、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创造性地转化为民族团结奋进和国家精神塑造的强大力量。
3、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一是把体育放到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去考量,强调体育不变初心和首要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同志从自身体育实践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情怀”,从中国历史的必然性、中国道路的可行性与世界文明的共融性的论述,到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相互关系的明确,从举国体制下金牌至上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身体素质提升和精神面貌改变,都能体会到他始终把体育的发展放在中国发展的大局之中谋划与定位。二是体育对民族精神塑造与培育具有重要价值。中华民族是一个重群体、崇和谐、求发展的民族。如果说体育的个体实践行为能培养人的体育精神的话,那么体育的竞技比赛创造的集体情感、形成的集体记忆,为强化政治归属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供了重要的途径。我国体育事业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一起,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增添了动力、凝聚了力量[6]。三是中国梦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普适性。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以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为担当,在充分展示开放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的同时,倡导和而不同的理念,强调要发挥体育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具有全球性的视野和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的广阔胸襟。
四、习近平体育发展论述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站在历史和现实的高度,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为宗旨,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极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命题,对当前中国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把准时代脉搏,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理论体系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一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战略高度,深刻地回答了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并深入阐述了体育的价值功能和历史使命,强调体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的中国力量,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二是从目标、方法、路径等方面, 要求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将体育事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把全民健身事业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中去统筹推进,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三是从推动体育改革发展的微观层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给予具体指导,要求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扩大冬季运动覆盖面,竞技体育发展要“强项更强、恶补短板”,鼓励运动员弘扬民族精神、体育精神。
2、坚持与时俱进,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理论品质
     一是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刻洞察当今中国发展新趋势和国际环境新变化,对我国体育发展方向和任务作出科学论断,并将其纳入中国梦体系当中,适应了新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了人民美好生活期盼。二是强烈的使命担当。蕴含着对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对中华民族乃至人类世界发展的忧思和使命意识,解决了人民群众关切的利益问题,举办了在国际社会上有影响的重大活动,为世界体育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三是严谨的求实作风。讲认真、求严谨,重实效、合实际,指导举办冬奥会与发展全民健身之间建立联系,要求冬奥会筹办科学合理制定规划,关心健康体育设施要配足适用,期望中国足球既坚定信心又不急于求成,高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品质特征。
3、展现时代担当,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发展的新境界
      一是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强调用好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并用实际行动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推动中国体育深化改革,以及从人民高度关切的足球改革。二是提升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一带一路”战略,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优秀体育文化主动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升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12]。三是焕发了中华体育精神新的时代光彩。高度肯定我国体育健儿出色表现是中国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全世界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体育精神与伟大时代精神同频共振,融入了以创造、奋斗、团结、梦想为灵魂的伟大民族精神,焕发出了新的时代光彩。
4、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对学校体育尤其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期待
      一是着重强调现代体育的多元功能和整体价值。习近平认为:“体育不仅仅是体育,还能贡献更好的教育”[27]。体育是为了提升生命质量和创造生命价值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一项最能体现对人的生命关怀的事业,其多元功能体现在它是一个尊重人、锻炼人、教育人、熏陶人、发展人的过程。同时,体育不是孤立的,它与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作为学校教育的项目,在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二是重点关注学生生命自由成长的生活过程。体育课堂所呈现的体育之美、体育之技、体育之道、体育之德、体育之学,都与生命体验、人生意义相关联。这种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的转变,反映了习近平关于体育发展的新理念。三是始终把青少年视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的重点与力量。习近平从鼓舞青年运动员刻苦训练,到关心青少年足球运动发展;从指示加强和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到鼓励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的殷殷嘱托,充分反映了习近平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的新期待。
参考文献:
1、李中文,薛原. 健康中国夯实体育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全民健身工作纪实[N]. 人民日报,2017-08-08(1).
2、蒋大椿,陈启能. 史学理论大辞典[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265.
3、管克江,杜尚泽,丁汀.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 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N]. 人民日报,
2018-04-11(1).
4、陈云云,张玉,胡娟. 新时代习近平体育思想探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5):5-10.
5、杜尚泽. 习近平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N]. 人民日报,2014-08-16(1).
6、杨辉. 习近平总书记论当代我国体育价值[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16(1):1-8.
7、李庚全,范博华. 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4):1-5.
8、朱虹,张静淇. 体育强则中国强 国运兴则体育兴[N]. 人民日报,2017-09-05(23).
9、杨迅. 习近平会见国际足联主席[N]. 人民日报,2017-06-15(1).
10、刘鹏. 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体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 人民日报,2014-03-31(7).
11、刘海飞. 习近平体育思想的主要内涵[J]. 社会发展研究,2017(3):207-222.
12、韩会君,黄晓春. 新时代中国体育的功能定位与历史使命[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6):1-4.
13、柳鸣毅,丁煌,闫亚茹,等. “体育强、中国强” 的学理阐述——习近平总书记体育思想初探[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1):5-11.
14、赵承磊,屈铭喆.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体育治理思想探析[J]. 浙江体育科学,2018,40(2):1-4.
15、杜尚泽,李中文,马剑. 习近平亲切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N]. 人民日报,2014-02-08(1).
16、鲍明晓. 体育财富的价值本原[J]. 体育科研,2007(2):12-17.
17、赵国珍,王晓霞.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探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8(2):23-26.
18、习近平.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 人民日报, 2015-01-25(1).
19、胡晓梅,胡帆.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哲学意蕴[J]. 观察与思考,2018(2):37-42.
20、娄晓琪,季燕京,苏娅,等. 习近平的奥林匹克文化情怀与文明愿景——文明交流互鉴凸显奥林匹克文化之美 大众携手体育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J]. 文明,2018(1):12-27.
21、金光辉. 思考体育——关于百多年来中国体育思想演化的梳理和反思[M].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307.
22、中国体育报评论员.共筑中国梦 体育须担当——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工作重要论述[N]. 中国体育报,2017-02-09(1).
23、李高华. 习近平体育价值观念对“健康中国”的影响[J]. 体育世界(学术),2017(12):41-42.
24、中国体育报评论员.坚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体育——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 代 表时重 要 讲话精 神 [N]. 中 国 体育报 , 2017-08-30(1).
25、胡锦涛. 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G]//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7.
26、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44.
27、高鹏,朱东阳,蒋国鹏,等. “我真希望给习主席颁发一枚金牌”——访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N]. 光明日报,2017-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