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研究

摘要: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由于体能不足而导致比赛后程无力的现象较多,通过有氧耐力训练,增强运动员体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观察法和资料分析法,对2018年7月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标准舞世界杯(WDC)国际比赛的20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走访了比赛代表队的教练员、裁判员,参考国内外有关有氧耐力训练、体育舞蹈训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传统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手段单调,训练效果不明显。研究提出根据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心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氧耐力训练等训练方法。
关键词: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竞技能力与综合艺术表演力相结合的体育项目,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在体育舞蹈比赛中,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身体节奏感、音乐鉴赏力及优美的艺术表演能力,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此外运动员还需具备充沛的体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承受在高强度负荷下连续工作的能力。体育舞蹈竞赛规程规定每一支舞比赛时间预赛1分30秒左右,决赛时间约为2分钟左右。竞赛时间内从音乐开始到结束每对选手要持续地进行组合舞蹈动作。各比赛舞种中间有20至30秒的休息时间。以五只舞的组别为例,整个比赛时间约为7至9分钟[1]。在比赛的后程,运动员身心疲劳、体能下降,体内乳酸堆积,在这种高浓度乳酸条件下保持运动员身体框架稳定和动作协调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运动员没有充足的体能储备和机体耐受高浓度乳酸的能力,在比赛中运动员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动作和节目,甚至出现动作失误,造成运动损伤[2]。有效的有氧耐力训练,可以较快的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心脏在高强度负荷下的持续运动能力,承受更高浓度的乳酸刺激,使机体顺利的完成整场比赛。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
       分析体育舞蹈供能特点,结合专项技术发展需要,提高运动员肌体耐受乳酸能力,发展有氧耐力,增强运动员的体能。通过本研究,体育舞蹈教练员和运动员明确有氧耐力在体育舞蹈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提高自身的有氧运动能力。结合体育舞蹈专项特点,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重点解决其在比赛中持续发力问题。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内容、专业指导训练负荷和训练强度,充分挖掘体育舞蹈运动员有氧耐力素质的潜力,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1.2研究意义
       为了响应我国竞技体育舞蹈项目发展的号召和满足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的需要。要加强体育舞蹈项目体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同时要重视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运动时的有氧耐力训练,用以指导体育舞蹈的训练,从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和有氧耐力水平。在日常训练中要采用科学而且有用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2018年7月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标准舞世界杯(WDC)国际比赛的20对(男20人、女20人)体育舞蹈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华舞蹈网、舞蹈圈等网站以及《尚舞》杂志,查阅国内外相关关有氧耐力训练、体育舞蹈训练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体育舞蹈项目有氧耐力训练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奠定理论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走访了2018年7月参加深圳举办的国际标准舞世界杯(WDC)比赛的代表队的教练员、裁判员、技术专家,以及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讲授《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专业教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2.3资料分析法
       对查阅相关文献得到的资料和对体育舞蹈教练员、裁判员以及专业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类、分析、归纳,最后做出概括总结,得出相关的信息。
2.2.4观察法
       参与并观察2018年7月参加深圳国际标准舞世界杯比赛,并根据运动员在各个时间段所表现出来的技术表现,访问运动员的教练,结合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内容及训练负荷,总结出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舞蹈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内涵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3]耐力素质对竞技运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会导致机体疲劳,进而限制着有机体继续承受相关负荷的训练。它是衡量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4]。体育舞蹈比赛都要持续较长时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保持特定的身体形状和动作强度,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
       根据运动过程中氧代谢特征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其中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有氧供能状态下持续一定运动强度工作的能力[5]。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有助于其承受运动负荷较大的训练和比赛,并且有利于训练和比赛后的快速恢复。
3.2体育舞蹈项目有氧耐力训练的供能特点
       体育舞蹈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以身体动作为基础的艺术表演力是评价体育舞蹈项目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在平常的训练中主要强调身体形态训练、技术花样训练、套路组合训练和艺术表现能力训练。体育舞蹈要想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以熟练的掌握技巧,从而获得较强的体能。
       体育舞蹈的一轮比赛包括五个舞种,用时大约为7分钟,虽然每个舞种之间有20秒的休息时间,但是这种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舞蹈,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国内体育舞蹈选手尤其在决赛进行到后半程时,身体的架型、姿态和线条变形,节奏把握不精准,动作的幅度、力度、准确性、身体力量、爆发力与肌肉耐力明显下降,舞伴配合不协调,难度完成的质量也明显降低、失误率增多[6]乳酸弥散能力取决于运动员的有氧供能能力[7],因此有氧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舞蹈运动员在比赛的后期能否稳定的完成各种体育舞蹈动作。
3.3传统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手段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舞蹈教练员训练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一般手段主要为:跑步。其次在发展体育舞蹈运动员专项耐力时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多次快速的重复某一个技术动作。虽然这些训练手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只是作为体能训练的辅助手段,因此训练效果并不明显。
       传统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体育舞蹈项目是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教练员要在训练无氧耐力的同时,结合体育舞蹈项目的特点提高有氧耐力水平;(二)在我国体育舞蹈的素质训练中,仍采用普通的跑步作为有氧耐力训练手段,这训练手段单调、无趣,且与体育舞蹈专项竞技能力(速度、耐力、爆发、稳定)结合不够密切,训练效果不明显。(三)训练监控手段较为落后。在我国体育舞蹈平时的有氧耐力训练中,教练员主要通过运动员心率的变化来调整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但由于缺乏乳酸的检测设备,对个体乳酸阈强度这个更加直接有效的指标检测不够。
3.4体育舞蹈运动员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注意要素
       体育舞蹈运动员在比赛后期,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以稳定完成双人的配合技术动作,平时的训练中,应根据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完成相应的有氧耐力训练,训练注意要素如下:
3.4.1训练强度
       体育舞蹈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中,要注重训练的强度,只有适量的训练强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4.2持续时间
       体育舞蹈项目比赛持续时间大约7分钟,需要较长时间的体能输出。运动员要在音乐的陶冶中承受高强度的负荷,对他们长时间的有氧和无氧耐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3.4.3间歇时间
       由于体育舞蹈的整场比赛是由五个舞种组成,前一个舞种比赛完毕后大约有10秒至20秒的休息时间,这种形式跟平时进行的间歇训练法休息时间是大致一致的,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两个舞种之间的休息时间要严格控制,以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有氧耐力。
3.5体育舞蹈运动员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有氧耐力训练是体能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在日常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3.5.1为了使体育舞蹈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需要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有氧耐力的训练是一个持续时间长,运动负荷大的训练过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坚持下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教练员也要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惰性和战胜恐惧,把有氧耐力训练应用到全年训练当中,做到坚持不懈。
3.5.2遵循运动员身体内在发展规律,选取有效的有氧耐力训练手段
       有氧耐力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能贮备的主要方面,有氧耐力的训练必须遵循适宜的训练规律。有效的训练手段能够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保持和延续,预防运动员伤病[8]。体育舞蹈的有氧耐力训练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持续训练法、小强度训练法、配合音乐训练法、模拟比赛训练法等,其中配合音乐训练法和模拟比赛训练法,一方面可以增强运动员对体育舞蹈动作套路的熟悉程度,使动作达到更加自动化状态,另一方面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可谓一举两得。
体育舞蹈配合音乐训练法_文章发表








3.5.3注重运动员的风格特点
       体育舞蹈运动员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够一概而论,教练员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要尊重差异,对不同的体育舞蹈运动员选取不同的训练负荷和训练手段,达到使每一个运动员动能快速发展有氧耐力的目的。
3.5.4系统安排有氧耐力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间,确保训练质量
       教练员在进行针对性的有氧耐力训练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训练强度,还必须兼顾到训练负荷、训练时间。然而在现实训练时,教练员往往看中训练强度,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和间隔时间还没有明确系统的安排,因此要加强对训练负荷和训练时间的系统安排,并且监督按质量完成,以达到增强有氧耐力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由于体能不足而导致比赛后程无力的现象较多,通过多种方式的有氧耐力训练,增强运动员体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体育舞蹈是有氧、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结合体育舞蹈项目的供能特点,对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耐力训练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符合项目特点的有效训练方法。把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相结合,共同发展、共同训练,加强对有氧耐力训练的认识。在体育舞蹈项目学习和训练中发展有氧耐力训练,并根据单个舞者和成对舞者特点,结合舞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训练方案,并严格执行。
       在训练过程中要创新加强体育舞蹈项目有氧耐力训练理念,在身体供能方面,可以参考其他相关项目的成熟理论建设和训练方式。针对的单个舞者和成对舞者身体素质特点和舞蹈风格特点,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其有氧耐力训练的指导和监控。定期开展体育舞蹈教练员体能学习班,加强运动训练理论的学习,使其能够在日常的训练中更加有效的指导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增强运动员的后程耐力,增强其在机体劳累的情况下充分、稳定展示舞蹈动作的机会。同时要积极学习国外体育舞蹈方面的理论基础,并结合自身特色加以利用。再者要跟优秀的国内舞蹈教练员和运动员保持联系和交流,做到有选择的“引起来”,从而提高我国体育舞蹈运动的有氧耐力水平,以帮助我国体育舞蹈运动“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刘伟校.体育舞蹈专项力量与耐力训练内容的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33(5):96-99.
[2]陈淋.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3:5.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4]陆宗芳.长跑、马拉松有氧与混氧训练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22(1):69-71.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7.
[6]彭春梅,叶文平.对体育舞蹈专项体能的主要构成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1(7):69-70.
[7]吕东旭,张明伟.有氧能力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3,24.(6):75-78.
[8]陈淋.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3:5

相关热词搜索: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研究
摘要: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由于体能不足而导致比赛后程无力的现象较多,通过有氧耐力训练,增强运动员体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本文采用观察法和资料分析法,对2018年7月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标准舞世界杯(WDC)国际比赛的20对体育舞蹈运动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走访了比赛代表队的教练员、裁判员,参考国内外有关有氧耐力训练、体育舞蹈训练等方面的文献资料。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传统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手段单调,训练效果不明显。研究提出根据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心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氧耐力训练等训练方法。
关键词: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竞技能力与综合艺术表演力相结合的体育项目,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在体育舞蹈比赛中,运动员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良好的身体节奏感、音乐鉴赏力及优美的艺术表演能力,是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此外运动员还需具备充沛的体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承受在高强度负荷下连续工作的能力。体育舞蹈竞赛规程规定每一支舞比赛时间预赛1分30秒左右,决赛时间约为2分钟左右。竞赛时间内从音乐开始到结束每对选手要持续地进行组合舞蹈动作。各比赛舞种中间有20至30秒的休息时间。以五只舞的组别为例,整个比赛时间约为7至9分钟[1]。在比赛的后程,运动员身心疲劳、体能下降,体内乳酸堆积,在这种高浓度乳酸条件下保持运动员身体框架稳定和动作协调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运动员没有充足的体能储备和机体耐受高浓度乳酸的能力,在比赛中运动员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动作和节目,甚至出现动作失误,造成运动损伤[2]。有效的有氧耐力训练,可以较快的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心脏在高强度负荷下的持续运动能力,承受更高浓度的乳酸刺激,使机体顺利的完成整场比赛。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
       分析体育舞蹈供能特点,结合专项技术发展需要,提高运动员肌体耐受乳酸能力,发展有氧耐力,增强运动员的体能。通过本研究,体育舞蹈教练员和运动员明确有氧耐力在体育舞蹈比赛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提高自身的有氧运动能力。结合体育舞蹈专项特点,采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重点解决其在比赛中持续发力问题。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内容、专业指导训练负荷和训练强度,充分挖掘体育舞蹈运动员有氧耐力素质的潜力,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
1.2研究意义
       为了响应我国竞技体育舞蹈项目发展的号召和满足体育舞蹈选手竞技能力的需要。要加强体育舞蹈项目体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同时要重视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运动时的有氧耐力训练,用以指导体育舞蹈的训练,从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和有氧耐力水平。在日常训练中要采用科学而且有用的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2018年7月参加在深圳举办的国际标准舞世界杯(WDC)国际比赛的20对(男20人、女20人)体育舞蹈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华舞蹈网、舞蹈圈等网站以及《尚舞》杂志,查阅国内外相关关有氧耐力训练、体育舞蹈训练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体育舞蹈项目有氧耐力训练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为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奠定理论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走访了2018年7月参加深圳举办的国际标准舞世界杯(WDC)比赛的代表队的教练员、裁判员、技术专家,以及岭南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讲授《运动生物力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专业教师,为课题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2.3资料分析法
       对查阅相关文献得到的资料和对体育舞蹈教练员、裁判员以及专业教师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类、分析、归纳,最后做出概括总结,得出相关的信息。
2.2.4观察法
       参与并观察2018年7月参加深圳国际标准舞世界杯比赛,并根据运动员在各个时间段所表现出来的技术表现,访问运动员的教练,结合运动员平时的训练内容及训练负荷,总结出更加有效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舞蹈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内涵
       耐力素质是指有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是人体基本的运动素质之一。[3]耐力素质对竞技运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训练或比赛过程中会导致机体疲劳,进而限制着有机体继续承受相关负荷的训练。它是衡量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4]。体育舞蹈比赛都要持续较长时间。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保持特定的身体形状和动作强度,就必须具备良好的耐力素质。
       根据运动过程中氧代谢特征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其中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有氧供能状态下持续一定运动强度工作的能力[5]。体育舞蹈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有助于其承受运动负荷较大的训练和比赛,并且有利于训练和比赛后的快速恢复。
3.2体育舞蹈项目有氧耐力训练的供能特点
       体育舞蹈项目属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以身体动作为基础的艺术表演力是评价体育舞蹈项目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在平常的训练中主要强调身体形态训练、技术花样训练、套路组合训练和艺术表现能力训练。体育舞蹈要想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取得较好的运动成绩,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以熟练的掌握技巧,从而获得较强的体能。
       体育舞蹈的一轮比赛包括五个舞种,用时大约为7分钟,虽然每个舞种之间有20秒的休息时间,但是这种长时间大运动量的舞蹈,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国内体育舞蹈选手尤其在决赛进行到后半程时,身体的架型、姿态和线条变形,节奏把握不精准,动作的幅度、力度、准确性、身体力量、爆发力与肌肉耐力明显下降,舞伴配合不协调,难度完成的质量也明显降低、失误率增多[6]乳酸弥散能力取决于运动员的有氧供能能力[7],因此有氧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舞蹈运动员在比赛的后期能否稳定的完成各种体育舞蹈动作。
3.3传统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手段及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舞蹈教练员训练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的一般手段主要为:跑步。其次在发展体育舞蹈运动员专项耐力时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在短时间内多次快速的重复某一个技术动作。虽然这些训练手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训练的时间较短,且只是作为体能训练的辅助手段,因此训练效果并不明显。
       传统体育舞蹈有氧耐力训练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一)体育舞蹈项目是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相结合的运动项目,教练员要在训练无氧耐力的同时,结合体育舞蹈项目的特点提高有氧耐力水平;(二)在我国体育舞蹈的素质训练中,仍采用普通的跑步作为有氧耐力训练手段,这训练手段单调、无趣,且与体育舞蹈专项竞技能力(速度、耐力、爆发、稳定)结合不够密切,训练效果不明显。(三)训练监控手段较为落后。在我国体育舞蹈平时的有氧耐力训练中,教练员主要通过运动员心率的变化来调整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但由于缺乏乳酸的检测设备,对个体乳酸阈强度这个更加直接有效的指标检测不够。
3.4体育舞蹈运动员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注意要素
       体育舞蹈运动员在比赛后期,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以稳定完成双人的配合技术动作,平时的训练中,应根据体育舞蹈运动员的身心特点完成相应的有氧耐力训练,训练注意要素如下:
3.4.1训练强度
       体育舞蹈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中,要注重训练的强度,只有适量的训练强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4.2持续时间
       体育舞蹈项目比赛持续时间大约7分钟,需要较长时间的体能输出。运动员要在音乐的陶冶中承受高强度的负荷,对他们长时间的有氧和无氧耐力提出很高的要求。
3.4.3间歇时间
       由于体育舞蹈的整场比赛是由五个舞种组成,前一个舞种比赛完毕后大约有10秒至20秒的休息时间,这种形式跟平时进行的间歇训练法休息时间是大致一致的,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两个舞种之间的休息时间要严格控制,以提高体育舞蹈选手的有氧耐力。
3.5体育舞蹈运动员发展有氧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
       有氧耐力训练是体能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在日常训练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3.5.1为了使体育舞蹈运动员具备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需要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有氧耐力的训练是一个持续时间长,运动负荷大的训练过程,在此过程中运动员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在有氧耐力训练中坚持下来,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教练员也要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惰性和战胜恐惧,把有氧耐力训练应用到全年训练当中,做到坚持不懈。
3.5.2遵循运动员身体内在发展规律,选取有效的有氧耐力训练手段
       有氧耐力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能贮备的主要方面,有氧耐力的训练必须遵循适宜的训练规律。有效的训练手段能够促进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保持和延续,预防运动员伤病[8]。体育舞蹈的有氧耐力训练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持续训练法、小强度训练法、配合音乐训练法、模拟比赛训练法等,其中配合音乐训练法和模拟比赛训练法,一方面可以增强运动员对体育舞蹈动作套路的熟悉程度,使动作达到更加自动化状态,另一方面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可谓一举两得。
体育舞蹈配合音乐训练法_文章发表








3.5.3注重运动员的风格特点
       体育舞蹈运动员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不能够一概而论,教练员在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时要尊重差异,对不同的体育舞蹈运动员选取不同的训练负荷和训练手段,达到使每一个运动员动能快速发展有氧耐力的目的。
3.5.4系统安排有氧耐力的训练负荷、训练时间,确保训练质量
       教练员在进行针对性的有氧耐力训练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训练强度,还必须兼顾到训练负荷、训练时间。然而在现实训练时,教练员往往看中训练强度,对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和间隔时间还没有明确系统的安排,因此要加强对训练负荷和训练时间的系统安排,并且监督按质量完成,以达到增强有氧耐力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由于体能不足而导致比赛后程无力的现象较多,通过多种方式的有氧耐力训练,增强运动员体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体育舞蹈是有氧、无氧供能为主的运动项目,结合体育舞蹈项目的供能特点,对我国体育舞蹈运动员耐力训练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符合项目特点的有效训练方法。把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相结合,共同发展、共同训练,加强对有氧耐力训练的认识。在体育舞蹈项目学习和训练中发展有氧耐力训练,并根据单个舞者和成对舞者特点,结合舞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对应的训练方案,并严格执行。
       在训练过程中要创新加强体育舞蹈项目有氧耐力训练理念,在身体供能方面,可以参考其他相关项目的成熟理论建设和训练方式。针对的单个舞者和成对舞者身体素质特点和舞蹈风格特点,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其有氧耐力训练的指导和监控。定期开展体育舞蹈教练员体能学习班,加强运动训练理论的学习,使其能够在日常的训练中更加有效的指导体育舞蹈运动员训练,提高体育舞蹈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增强运动员的后程耐力,增强其在机体劳累的情况下充分、稳定展示舞蹈动作的机会。同时要积极学习国外体育舞蹈方面的理论基础,并结合自身特色加以利用。再者要跟优秀的国内舞蹈教练员和运动员保持联系和交流,做到有选择的“引起来”,从而提高我国体育舞蹈运动的有氧耐力水平,以帮助我国体育舞蹈运动“走出去”。
参考文献:
[1]刘伟校.体育舞蹈专项力量与耐力训练内容的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2,33(5):96-99.
[2]陈淋.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3:5.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4]陆宗芳.长跑、马拉松有氧与混氧训练的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2,22(1):69-71.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7.
[6]彭春梅,叶文平.对体育舞蹈专项体能的主要构成因素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1(7):69-70.
[7]吕东旭,张明伟.有氧能力及其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3,24.(6):75-78.
[8]陈淋.我国花样滑冰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