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基础医学形态实验室管理体系改革与探索

【摘要】为适应现代化医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及管理发展趋势,提升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的整体实力及实验教学质量,文中结合了本院形态学实验室管理及教学现状,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从实验室管理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主要环节入手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及高效高能的基础医学实验平台。
【关键词】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管理体系
       基础医学在医学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奠基石,实验教学又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我院形态学实验室下设解剖、组胚、病理、生物遗传四大分室,主要承担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物遗传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开展,研究人体正常及异常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是临床医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基础医学_文章发表







       目前,由于本校处于专升本后初期发展的特殊阶段,原有的实验管理及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本科实验管理及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理念上,轻实验、重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对实验指导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考核也过于片面。(2)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养,简单的、重复性的、验证性项目偏多,二性实验过少,缺乏独立的实验管理运行机制及实验考核方法,对理论教学的辅助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3)实验室设置上,目前只有解剖、组胚、病理、生物遗传归为形态实验室,而微免等课程归属于其他院系,故实验室的建制不全,同时每个实验室仍按各自课程所属教研室进行规划,常出现实验设备低水平重复购置、利用率低等现象,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4)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上,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实验技术人员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团队的意识进行发展,对开展工作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忽视了自我能力的培养,渐渐成为“开门、关门”简单型缺乏技术含量的人员。以上弊端已严重制约了医学教育质量,并且不利于实验室的正常良性运转及实验室综合能力的上升。
       因此实验教学及管理模式的改革尤为迫切,故本项目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探讨如何从实验室管理、教学改革,旨在适应医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及管理发展趋势,提升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的整体实力及实验教学质量。
1、深化实验管理系统改革,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
      重新调整并构造新型实验管理系统,突破以教研室为单位的传统实验管理模式的限制,由实验中心统筹管理,突出实验教学的独立性、重要性,根据学科特点及实验教学深入改革需求,将形态学实验室下解剖实验分室、组胚实验分室、病理实验分室及生物遗传实验分室整合为大体形态实验分室(解剖)和显微形态分室(组胚、病理、生物遗传)两部分,并将微免等基础学科的实验室建设纳入未来规划中来,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同时以各实验分室的基本功能建设、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思路,积极申请各类实验建设项目,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加大实验室建设与投入力度,提升实验室的教学及科研实力。同时,对实验室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通过培训、学习等内外交流机会对实验技术人员在个人技能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进而根据其专业能力、知识水平来重新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确定其岗位责任,最大限度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由实验中心成立实验指导教师团队,构建“实验室人、财、物统管共用、统一调配、协调发展”的新型实验室管理模式。
2 、多学科交叉融合,增添双性实验项目,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大纲修订时,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实验项目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我校“应用型学科”特色,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初步将形态学实验教学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基础技术实验,基础实验满足医学基础知识所需,综合实验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发散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技术实验为学生后续临床操作、科研能力打下基础。例如,可开设一部分案例讨论课,通过一个疾病,让学生更好地将大体与微观、正常与异常、形态结构与机能等方面进行比较与联系,将不同基础课程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同时,更好地将基础与临床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开放性实验或选修课程,开设部分基础技术实验,例如显微形态学实验技术、临床解剖学实验技术、大创实验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操作技能及科研基本方法,提供临床实践及科研素养训练平台。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在目前实验标本和耗材难于购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紧缺和老化和实验教学用房面积不足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困境下,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进变革,基于目前实验室所拥有的解剖数字人教学系统及显微互动实验教学平台,组织教师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实验项目,探讨合适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变革现有单一的实验考核方法,创建多元化考核办法
      变革传统的标本及玻片的实物实验考核方法,利用考试软件可在电脑上甚至手机上进行实验考试,使考核更公正化、简易化、高效化,同时根据各实验课程特点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式,提高过程考核分数比例,包括平时课堂表现、阶段测试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案例分析表现等成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对学生平时实验态度、基本技能、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等的综合考核与评价。
5、结语
      根据我院形态实验室目前情况,在实验室管理及教学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需完成专升本的转型,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室的建设,通过申报中央财政、学校支持等各种项目,加强了实验建设的总体投入,并从实验室管理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挑战,如何将互联网与实验管理及教学相结合,提高实验中心的整体水平,高效地为实验教学服务,将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基础医学形态实验室管理体系改革与探索
【摘要】为适应现代化医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及管理发展趋势,提升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的整体实力及实验教学质量,文中结合了本院形态学实验室管理及教学现状,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从实验室管理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主要环节入手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体系及高效高能的基础医学实验平台。
【关键词】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管理体系
       基础医学在医学教育中是极其重要的奠基石,实验教学又是基础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我院形态学实验室下设解剖、组胚、病理、生物遗传四大分室,主要承担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生物遗传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开展,研究人体正常及异常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是临床医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基础医学_文章发表







       目前,由于本校处于专升本后初期发展的特殊阶段,原有的实验管理及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本科实验管理及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教学理念上,轻实验、重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忽视对实验指导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实验教学效果的考核也过于片面。(2)课程设置上,忽视了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培养,简单的、重复性的、验证性项目偏多,二性实验过少,缺乏独立的实验管理运行机制及实验考核方法,对理论教学的辅助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3)实验室设置上,目前只有解剖、组胚、病理、生物遗传归为形态实验室,而微免等课程归属于其他院系,故实验室的建制不全,同时每个实验室仍按各自课程所属教研室进行规划,常出现实验设备低水平重复购置、利用率低等现象,不利于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4)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上,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实验技术人员不能作为一个整体团队的意识进行发展,对开展工作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也忽视了自我能力的培养,渐渐成为“开门、关门”简单型缺乏技术含量的人员。以上弊端已严重制约了医学教育质量,并且不利于实验室的正常良性运转及实验室综合能力的上升。
       因此实验教学及管理模式的改革尤为迫切,故本项目以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为指导思想,探讨如何从实验室管理、教学改革,旨在适应医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及管理发展趋势,提升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室的整体实力及实验教学质量。
1、深化实验管理系统改革,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
      重新调整并构造新型实验管理系统,突破以教研室为单位的传统实验管理模式的限制,由实验中心统筹管理,突出实验教学的独立性、重要性,根据学科特点及实验教学深入改革需求,将形态学实验室下解剖实验分室、组胚实验分室、病理实验分室及生物遗传实验分室整合为大体形态实验分室(解剖)和显微形态分室(组胚、病理、生物遗传)两部分,并将微免等基础学科的实验室建设纳入未来规划中来,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构建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和实验项目的开出率,同时以各实验分室的基本功能建设、科研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为思路,积极申请各类实验建设项目,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加大实验室建设与投入力度,提升实验室的教学及科研实力。同时,对实验室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通过培训、学习等内外交流机会对实验技术人员在个人技能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培训,进而根据其专业能力、知识水平来重新合理安排和分配工作,确定其岗位责任,最大限度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同时由实验中心成立实验指导教师团队,构建“实验室人、财、物统管共用、统一调配、协调发展”的新型实验室管理模式。
2 、多学科交叉融合,增添双性实验项目,整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在实验教学大纲修订时,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渗透,实验项目的制定应充分考虑我校“应用型学科”特色,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初步将形态学实验教学划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基础技术实验,基础实验满足医学基础知识所需,综合实验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发散综合能力的培养,基础技术实验为学生后续临床操作、科研能力打下基础。例如,可开设一部分案例讨论课,通过一个疾病,让学生更好地将大体与微观、正常与异常、形态结构与机能等方面进行比较与联系,将不同基础课程知识点融会贯通的同时,更好地将基础与临床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开放性实验或选修课程,开设部分基础技术实验,例如显微形态学实验技术、临床解剖学实验技术、大创实验等,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初步了解临床操作技能及科研基本方法,提供临床实践及科研素养训练平台。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在目前实验标本和耗材难于购置、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紧缺和老化和实验教学用房面积不足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困境下,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进变革,基于目前实验室所拥有的解剖数字人教学系统及显微互动实验教学平台,组织教师在此基础上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调整实验项目,探讨合适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4、变革现有单一的实验考核方法,创建多元化考核办法
      变革传统的标本及玻片的实物实验考核方法,利用考试软件可在电脑上甚至手机上进行实验考试,使考核更公正化、简易化、高效化,同时根据各实验课程特点构建多元化的综合考核方式,提高过程考核分数比例,包括平时课堂表现、阶段测试成绩、操作技能考试、案例分析表现等成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对学生平时实验态度、基本技能、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等的综合考核与评价。
5、结语
      根据我院形态实验室目前情况,在实验室管理及教学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亟需完成专升本的转型,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室的建设,通过申报中央财政、学校支持等各种项目,加强了实验建设的总体投入,并从实验室管理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但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面对教育信息化的机遇挑战,如何将互联网与实验管理及教学相结合,提高实验中心的整体水平,高效地为实验教学服务,将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