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农机站视角如何开展农业机械化创新的探讨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关注与解决农民、农村问题,以实现农村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动力。农村建设与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以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问题是近年来国家与政府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从农业机械化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的差距与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机械化的总体布局与框架配置,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
关键词:农机站;农业机械化;创新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国家、行业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意新型技术的应用。农业发展中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的机械化方面。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鼓励与支持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农村、农民与农业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农业政策法规,支持与鼓励农业发展,尤其是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面,《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完善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与制度支持,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在机械化的应用上,国家逐步完善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使得我国农业机械的应用逐步普遍。
1.1  农机装备总量增加,结构优化
       有关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农业机械的总动力高达9.7 亿千瓦,与最初的农业机械动力相比,其增速明显,在此背景下,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农业机械的数量与种类逐步增多、功能逐步完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因此,这些发展特点使得我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发展,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农机装备的总量增加,结构优化,逐步满足了农业生产的各方面需求。
1.2  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率极高,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我国农业发展中基本不需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力操作,机械化的实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玉米、水稻、小麦等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与生产,大大缩短了农业作业时间,因此,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化与农机合作社等逐步建立。有关数据显示,2016 年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化与农机合作社分别达到了 505 万与 6.4 万,因此,逐步出现了一批专业性较高的农机服务人员,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农机化经营收入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4  带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
       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机工业也逐步发展,农机产值逐年增加,有些地区逐步建立了农机产业集聚群,带动了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差距与主要问题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差距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起步较晚,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 农业机械化水平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基本实现了全面的农业机械化,但是我国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实现全面的机械化,在有些落后的地区,传统的人工劳动依然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2.1.2 农机装备制造水平
       我国农机准备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比如,以拖拉机与收获机为例,这两者机械的典型性较高,可以反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水平。拖拉机制造商,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逐步使用了动力换挡技术,而我国在2014 年才开始使用,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使用了闭心式液压系统,而我国在 2010 年才开始使用。而在收获机方面,美国的纵轴流谷物联合机等的使用都比我国早了约 30~40 年。
2.1.3 产品可靠性
       由于我国农业机械的制造水平有限,在一些农业机械的所生产与制造方面,产品的可靠性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2.1.4 农机作业效率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起步较晚,技术等的约束使得我国农机作业的效率不高,2016 年我国农机作业亩均动力为0.41kW,而美国为 0.06~0.07kW。发达国家的农机动力机械与作业机具比为 1∶3~1∶6,我国为 1∶1.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农机机械的综合效率较低。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农业等的束缚,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存在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2.2.1 研究基础薄弱
       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在农业科研的研究上,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基础研究不深入,使得现代农业的发展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农业的理论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地域的多变性与复杂性等因素,因此,导致我国农业的研究基础难以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2.2 技术模式不明确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很多技术模式不明确。比如在耕作方面,旋耕方式应用较为普遍,在土壤类型、地形地势等方面没有加以区分,与其他耕作方式的组合与优化研究存在不足,使得其耕作效果不理想。在种植方面,没有对种植方式等加以严格的区别,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种植。
2.2.3 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不紧密,使得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技术与工艺匮乏,无法与机械化形成辅助作用,影响了机械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2.2.4 技术系统不完整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缺乏相关技术系统的支持,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系统与标准,使得在农业机械的应用中没有相关的技术指标的指导,影响了机械化的实现。
3 、开展农业机械化创新的总体思路
3.1  结合地域特征开展农业机械化创新
       从农机站视角来看,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特征。我国地域广,南北的耕作方式等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从这方面来讲,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考虑地域特征具有必要性。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①农机站需要充分结合地域特征与农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区域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发展。②利用地域的基本特征,进行农业机械合作领域的扩 展,提升机械的整体功能,实现机械与机械之间的合作。
       在以地域为特征的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机械化的实现需要实现以下内容:①逐步增加单户农业机械的数量,使得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普遍性。②建立合作模式,农机站要与相关的农业机械合作组织建立相应的合作,鼓励建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使得农业机械化可以有专门的指导, 实现农民与农业机械组织的联系,使得农业机械组织可以解决农民机械使用中的各种问题。③农机站要加强与教育机构、企业等的沟通与联系。农机站要掌握农业机械与农民的需求,教育机构要实现指导作用,而企业要提供资金支持,三者的结合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发展,促进农业机械的研发与使用。
3.2  引导和鼓励农民自主创新
       农民可以掌握最直接的农业生产需求,农业需求才是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农机站要积极引导与鼓励农民自主创新。在具体的实践中,农机站可以为农民提供相应的知识指导与信息支持,比如建立农民图书馆、建立农站信息交流平台等,使得农民在创新的道路中可以有信息支持。另外,农机站还需要重视农业机械的创新宣传,引导农民进行机械创新,如果农民的创新思路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农机站要负责与相关的企业联系, 进行相应样品的研发与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资金可以由政府、农民与企业共同承担。在农民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农机站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得农民可以有知识、技术等支持,提高农民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4 、创新农业机械化践行的框架配置
       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发展过程中,农机站与农民是主要的参与主体。从农机站视角来看,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实现农业机械的框架配置,使得各个农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可以在此框架指导下发挥各自的职责与作用,共同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4.1  农民
       农民在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掌握着农业机械化的基本需求,因此,是机械化的研发与推广的主要数据来源。比如农民掌握着未来的耕作方向、机械应用情况等信息,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农机站要发挥其引导作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机械化任务。
4.2  农机站
       农机站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也承担着主要的作用,是农业机械化普及与框架配置的核心力量,在实际的过程中,农机站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自身体系与制度建设,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岗位职责作用,积极团结社会上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对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就农机站的工作任务来讲,主要是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与联系,进而实时掌握农民的思想状态。农机站还要重视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使得社会各界可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农机站还要重视创新发展, 在日常的工作中鼓励创新。
4.3  以企业为核心的社会各界
       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中,农机站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企业,农机站要向企业宣传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使得各个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的工作中。具体来说,企业要积极为农业机械化的创新等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这样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企业与农民的交流,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帮助企业占领与赢得农村市场。农业机械的创新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比如农业机械的生产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点。
5 、结束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机械需要逐步满足农民各方面的使用需求,提升机械的功能,扩大其功能与服务,进而实现农业机械的推广,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提供重要的支持,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雨.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探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南方农机,2017,48(12):54.
2、董振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J].南方农机,2017(24):177.
3、刘怀彬.关于农业机械化推广模式的创新要点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32.
4、张玉丽.农业机械化推广模式的创新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23.
5、张庆政,巴桑拉姆.浅谈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7(8):214.
6、李山林.农业机械化推广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24):17.
7、补贴政策助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J].内燃机与配件,2015(12):36.

相关热词搜索: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农机站视角如何开展农业机械化创新的探讨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关注与解决农民、农村问题,以实现农村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动力。农村建设与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实现农业机械化,以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业机械化问题是近年来国家与政府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从农业机械化的现状着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的差距与主要问题,探讨了农业机械化的总体布局与框架配置,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
关键词:农机站;农业机械化;创新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国家、行业的竞争力大大提升,尤其是在农业发展中,人们越来越注意新型技术的应用。农业发展中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农业的机械化方面。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来鼓励与支持农业发展。农业机械化发展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其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农村、农民与农业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议题,国家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农业政策法规,支持与鼓励农业发展,尤其是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面,《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完善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与制度支持,加快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在机械化的应用上,国家逐步完善了相关的补贴政策,使得我国农业机械的应用逐步普遍。
1.1  农机装备总量增加,结构优化
       有关数据显示,2016 年我国农业机械的总动力高达9.7 亿千瓦,与最初的农业机械动力相比,其增速明显,在此背景下,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农业机械的数量与种类逐步增多、功能逐步完善、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因此,这些发展特点使得我国实现了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发展,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农机装备的总量增加,结构优化,逐步满足了农业生产的各方面需求。
1.2  农机作业水平大幅提高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率极高,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使得我国农业发展中基本不需要依赖于传统的人力操作,机械化的实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玉米、水稻、小麦等逐步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与生产,大大缩短了农业作业时间,因此,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
1.3  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深入推进,各个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化与农机合作社等逐步建立。有关数据显示,2016 年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化与农机合作社分别达到了 505 万与 6.4 万,因此,逐步出现了一批专业性较高的农机服务人员,农机社会化服务蓬勃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农机化经营收入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4  带动农机工业快速发展
       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机工业也逐步发展,农机产值逐年增加,有些地区逐步建立了农机产业集聚群,带动了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差距与主要问题
2.1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差距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起步较晚,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后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1 农业机械化水平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五十到八十年代基本实现了全面的农业机械化,但是我国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实现全面的机械化,在有些落后的地区,传统的人工劳动依然是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
2.1.2 农机装备制造水平
       我国农机准备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比如,以拖拉机与收获机为例,这两者机械的典型性较高,可以反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水平。拖拉机制造商,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逐步使用了动力换挡技术,而我国在2014 年才开始使用,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就使用了闭心式液压系统,而我国在 2010 年才开始使用。而在收获机方面,美国的纵轴流谷物联合机等的使用都比我国早了约 30~40 年。
2.1.3 产品可靠性
       由于我国农业机械的制造水平有限,在一些农业机械的所生产与制造方面,产品的可靠性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2.1.4 农机作业效率
       我国农业机械化的起步较晚,技术等的约束使得我国农机作业的效率不高,2016 年我国农机作业亩均动力为0.41kW,而美国为 0.06~0.07kW。发达国家的农机动力机械与作业机具比为 1∶3~1∶6,我国为 1∶1.6,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农机机械的综合效率较低。
2.2  我国农业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受到传统农业等的束缚,使得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存在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2.2.1 研究基础薄弱
       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在农业科研的研究上,基础数据积累不足、基础研究不深入,使得现代农业的发展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另外,我国地域辽阔,很多农业的理论研究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地域的多变性与复杂性等因素,因此,导致我国农业的研究基础难以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2.2.2 技术模式不明确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很多技术模式不明确。比如在耕作方面,旋耕方式应用较为普遍,在土壤类型、地形地势等方面没有加以区分,与其他耕作方式的组合与优化研究存在不足,使得其耕作效果不理想。在种植方面,没有对种植方式等加以严格的区别,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种植。
2.2.3 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农机与农艺的结合不紧密,使得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技术与工艺匮乏,无法与机械化形成辅助作用,影响了机械化的整体发展水平。
2.2.4 技术系统不完整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缺乏相关技术系统的支持,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系统与标准,使得在农业机械的应用中没有相关的技术指标的指导,影响了机械化的实现。
3 、开展农业机械化创新的总体思路
3.1  结合地域特征开展农业机械化创新
       从农机站视角来看,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特征。我国地域广,南北的耕作方式等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从这方面来讲,农业机械化发展中考虑地域特征具有必要性。具体来讲,需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①农机站需要充分结合地域特征与农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农业机械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实现区域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发展。②利用地域的基本特征,进行农业机械合作领域的扩 展,提升机械的整体功能,实现机械与机械之间的合作。
       在以地域为特征的农业机械化过程中,机械化的实现需要实现以下内容:①逐步增加单户农业机械的数量,使得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普遍性。②建立合作模式,农机站要与相关的农业机械合作组织建立相应的合作,鼓励建立农业机械服务组织,使得农业机械化可以有专门的指导, 实现农民与农业机械组织的联系,使得农业机械组织可以解决农民机械使用中的各种问题。③农机站要加强与教育机构、企业等的沟通与联系。农机站要掌握农业机械与农民的需求,教育机构要实现指导作用,而企业要提供资金支持,三者的结合可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发展,促进农业机械的研发与使用。
3.2  引导和鼓励农民自主创新
       农民可以掌握最直接的农业生产需求,农业需求才是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农机站要积极引导与鼓励农民自主创新。在具体的实践中,农机站可以为农民提供相应的知识指导与信息支持,比如建立农民图书馆、建立农站信息交流平台等,使得农民在创新的道路中可以有信息支持。另外,农机站还需要重视农业机械的创新宣传,引导农民进行机械创新,如果农民的创新思路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农机站要负责与相关的企业联系, 进行相应样品的研发与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资金可以由政府、农民与企业共同承担。在农民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农机站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使得农民可以有知识、技术等支持,提高农民创新的积极性,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4 、创新农业机械化践行的框架配置
       农业机械化推广与发展过程中,农机站与农民是主要的参与主体。从农机站视角来看,要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实现农业机械的框架配置,使得各个农业组织、社会团体等可以在此框架指导下发挥各自的职责与作用,共同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普及。
4.1  农民
       农民在农业机械化推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民掌握着农业机械化的基本需求,因此,是机械化的研发与推广的主要数据来源。比如农民掌握着未来的耕作方向、机械应用情况等信息,因此,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农机站要发挥其引导作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农业机械化任务。
4.2  农机站
       农机站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也承担着主要的作用,是农业机械化普及与框架配置的核心力量,在实际的过程中,农机站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自身体系与制度建设,在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岗位职责作用,积极团结社会上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对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就农机站的工作任务来讲,主要是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与联系,进而实时掌握农民的思想状态。农机站还要重视与社会各界的联系,使得社会各界可以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意见。农机站还要重视创新发展, 在日常的工作中鼓励创新。
4.3  以企业为核心的社会各界
       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中,农机站需要与社会各界建立紧密的联系,尤其是企业,农机站要向企业宣传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使得各个企业可以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的工作中。具体来说,企业要积极为农业机械化的创新等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这样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实现企业与农民的交流,扩大企业的影响力,帮助企业占领与赢得农村市场。农业机械的创新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比如农业机械的生产可以为企业创造新的盈利点。
5 、结束语
       农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逐步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农业机械需要逐步满足农民各方面的使用需求,提升机械的功能,扩大其功能与服务,进而实现农业机械的推广,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提供重要的支持,实现农村的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雨.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探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J].南方农机,2017,48(12):54.
2、董振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J].南方农机,2017(24):177.
3、刘怀彬.关于农业机械化推广模式的创新要点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32.
4、张玉丽.农业机械化推广模式的创新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7):23.
5、张庆政,巴桑拉姆.浅谈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7(8):214.
6、李山林.农业机械化推广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6(24):17.
7、补贴政策助力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J].内燃机与配件,2015(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