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中国传统民间陀螺玩具的兴起与论文发表发展

一、陀螺玩具的形成阶段——远古时期至南北朝时期

       陀螺在世界各地的考古文化中都有发现,在中国的河姆渡和仰韶文化中也都有文物出现。主要以石制和陶土陀螺为主,制作简单,通过打磨、烧制成型,已经具备陀螺的基本功能。我国远古时期的陀螺本身并没有任何论文发表文字描述,其从何而来、具体的作用都不得而知,但中国是陀螺形态玩具最早发现的国家,并辐射到整个亚洲范围,领先世界,可以说中国是陀螺玩具的发源地。

       而后,在青铜时代的夏商周时期,陀螺都鲜有发现,各书籍文本中也都未出现提及陀螺的相关文字。这可能和青铜铁器在当时为不易得的金属相关,所以较少用来制作陀螺。直到后魏时期,史籍中提到一种名为“独乐”的玩具,被学者推测为陀螺的前身。该名称也被当时的日本所沿用。

       至此陀螺还没有广泛地出现在民间当中,陀螺记载也较为稀少。但也为陀螺的广泛传播打好了基础。

中国传统民间陀螺玩具的兴起与论文发表发展

二、陀螺玩具的成熟阶段——北宋至明朝时期

       至宋朝时期,陀螺开始成为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普遍喜爱的玩具,根据《武林旧事》中记载当时人称陀螺为“千千”。同时期存在的北宋和契丹都有画作描绘当时人们共同玩陀螺的场景,可以说到宋辽夏金时期陀螺已经深入到百姓日常娱乐活动当中,其制作、玩法也都日趋成熟。

       明朝,陀螺玩具终于在真正意义上被赋予了“陀螺”的名称。其出自于《帝京景物略》中。明确记载陀螺为木制,以鞭抽动,可以长久旋转。

       总体而言,到了明朝陀螺玩具到达一个高峰,其玩法已经变为用鞭子抽动,陀螺更大,质量更高。可以用名贵木种,甚至是玉石、象牙雕刻而成。不仅可以玩乐,其雕刻纹路、装饰图案甚至赋予了陀螺收藏把玩的价值,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三、陀螺玩具的再发展阶段——晚清至现代时期

       近现代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现代学者矫枉过正,对于旧的文化有所批判,陀螺玩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挤压。直到改革开放以来陀螺玩具重新在民间广泛传播,成为老一辈人记忆深刻的儿时玩具之一,也成为了少数民族运动中重要的一项竞技项目。

中国传统民间陀螺玩具的兴起与论文发表发展

       目前,陀螺玩具、游戏、体育竞技被作为文化遗产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深入发掘陀螺玩具背后的艺术论文发表文化内涵,思考其发展历史中被赋予的民俗文化,是保护中国传统陀螺继续蓬勃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同时,也能给现代陀螺玩具设计提供不同的、更富内涵的设计思路。

相关热词搜索:艺术论文发表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中国传统民间陀螺玩具的兴起与论文发表发展

一、陀螺玩具的形成阶段——远古时期至南北朝时期

       陀螺在世界各地的考古文化中都有发现,在中国的河姆渡和仰韶文化中也都有文物出现。主要以石制和陶土陀螺为主,制作简单,通过打磨、烧制成型,已经具备陀螺的基本功能。我国远古时期的陀螺本身并没有任何论文发表文字描述,其从何而来、具体的作用都不得而知,但中国是陀螺形态玩具最早发现的国家,并辐射到整个亚洲范围,领先世界,可以说中国是陀螺玩具的发源地。

       而后,在青铜时代的夏商周时期,陀螺都鲜有发现,各书籍文本中也都未出现提及陀螺的相关文字。这可能和青铜铁器在当时为不易得的金属相关,所以较少用来制作陀螺。直到后魏时期,史籍中提到一种名为“独乐”的玩具,被学者推测为陀螺的前身。该名称也被当时的日本所沿用。

       至此陀螺还没有广泛地出现在民间当中,陀螺记载也较为稀少。但也为陀螺的广泛传播打好了基础。

中国传统民间陀螺玩具的兴起与论文发表发展

二、陀螺玩具的成熟阶段——北宋至明朝时期

       至宋朝时期,陀螺开始成为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普遍喜爱的玩具,根据《武林旧事》中记载当时人称陀螺为“千千”。同时期存在的北宋和契丹都有画作描绘当时人们共同玩陀螺的场景,可以说到宋辽夏金时期陀螺已经深入到百姓日常娱乐活动当中,其制作、玩法也都日趋成熟。

       明朝,陀螺玩具终于在真正意义上被赋予了“陀螺”的名称。其出自于《帝京景物略》中。明确记载陀螺为木制,以鞭抽动,可以长久旋转。

       总体而言,到了明朝陀螺玩具到达一个高峰,其玩法已经变为用鞭子抽动,陀螺更大,质量更高。可以用名贵木种,甚至是玉石、象牙雕刻而成。不仅可以玩乐,其雕刻纹路、装饰图案甚至赋予了陀螺收藏把玩的价值,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三、陀螺玩具的再发展阶段——晚清至现代时期

       近现代以来,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现代学者矫枉过正,对于旧的文化有所批判,陀螺玩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挤压。直到改革开放以来陀螺玩具重新在民间广泛传播,成为老一辈人记忆深刻的儿时玩具之一,也成为了少数民族运动中重要的一项竞技项目。

中国传统民间陀螺玩具的兴起与论文发表发展

       目前,陀螺玩具、游戏、体育竞技被作为文化遗产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深入发掘陀螺玩具背后的艺术论文发表文化内涵,思考其发展历史中被赋予的民俗文化,是保护中国传统陀螺继续蓬勃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同时,也能给现代陀螺玩具设计提供不同的、更富内涵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