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发表方法的差异性

一、课程设置的不同

       在我国高校设有必修的思政课程,各所高校设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素材、考核制度,通过思政课堂向大学生灌输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和政治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和三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健全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我国虽设置了人文科学课程,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划分明确,专业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思政内容的输送与专业论文发表知识的传授相融合,思政理论与各类课程的分离使隐性课程的教育效果不佳。

中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发表方法的差异性

       高校虽没有和我国一样设有专门的思政课程,但几乎所有的高校课程都渗透着思政内容。高校大致可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各大学普遍开设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等在内的众多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看都是知识性教育”,但它的政治性很强,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通过政府学、社会学等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对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认同度,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每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隐藏着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大量内容,把抽象的教育论文发表理论与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在帮助大学生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隐蔽地向他们输送我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教育效果显著。

二、实践注重的差别

       近年来我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实践,学校设有形式多样的社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和培养了学生的自制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社团挂个名,没有融入社团,社团活动几乎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力。学校组织他们到文化馆、博物馆、革命圣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虽有些教育成效,但仍有一些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时娱乐性高于学习性,多为走马观花式的体验,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开展的社会实践也是按活动方案规划,活动的范围小、时间短、形式单一,部分学生也只是应付学校,没有真正融进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隐性教育成效不明显。

       高校很重视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高校的社团是锻炼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一块宝地,社团的运行模式是以政治选举模式为参照物,学生要在竞选中声明自己的观点,要承诺当选后带来的利益和变化,这实际上传播了的政治思想;大学生社团还经常讨论时事,“站在各自支持党派的角度展开激烈的辩论,恰似‘驴象之争’的校园版”,通过模拟提高他们对政治制度模式的认可度,让社团成为无形的“思政课堂”。

       高校还把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多所名校还要入学的新生提交社区服务证明,毕业时要有优秀的社区服务成绩单,没有完成社会实践可能会失去进高校深造的机会或不能毕业;学校鼓舞大学生根据学校的规定开展社会活动,参加慈善工作、爱心帮扶、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活动,让大学生贴近现实生活,了解社会问题,在实践体验中提高他们的社会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

三、资源利用的差距

       我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时大多数用的是校内资源,对校外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学校没有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而是单打独斗,各自为营,难以发挥最大的教育优势。学校与社会缺乏联动机制,社会资源难以与学校资源相结合,“社会中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也很难‘渗透’到校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加以积极引导。”学校对英雄人物宣传少,没有很好地利用英雄人物含有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没有很好地利用重大的节日和社会事件进行爱国教育,没有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优势来宣扬中国精神、主流思想、价值观念。我国高校对教育资源整合的不足,削减了隐性教育的实效。

中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发表方法的差异性

       高校非常注重教育合力的形成,没有把隐性教育局限在学校或教育领域,而是把可以宣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场所、人员、活动都利用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重视与家庭合作,定期召开会议,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商家校德育大计。”高校还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利用文化产品和大众传媒向学生颂扬精神,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时,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升旗仪式和唱国歌巩固大学生的爱国之情。还把政治活动作为教育资源,通过领袖的竞选演讲、就职演说、节庆讲话、工作报告来赞扬制度,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高校对教育论文发表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大增强了教育实效。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论文发表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发表方法的差异性

一、课程设置的不同

       在我国高校设有必修的思政课程,各所高校设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素材、考核制度,通过思政课堂向大学生灌输价值观念、社会意识和政治文化,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仰和三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健全他们的人格,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我国虽设置了人文科学课程,但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划分明确,专业课堂教学中没有把思政内容的输送与专业论文发表知识的传授相融合,思政理论与各类课程的分离使隐性课程的教育效果不佳。

中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发表方法的差异性

       高校虽没有和我国一样设有专门的思政课程,但几乎所有的高校课程都渗透着思政内容。高校大致可分为通识课和专业课:“各大学普遍开设包括历史、文学、经济等在内的众多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这些课程表面上看都是知识性教育”,但它的政治性很强,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通过政府学、社会学等课程教学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对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认同度,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每门专业课程教学中,都隐藏着人格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大量内容,把抽象的教育论文发表理论与专业课程交叉融合,在帮助大学生增长专业知识的同时隐蔽地向他们输送我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感,教育效果显著。

二、实践注重的差别

       近年来我国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教育实践,学校设有形式多样的社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和培养了学生的自制能力,但大部分学生只是在社团挂个名,没有融入社团,社团活动几乎对他们没有什么影响力。学校组织他们到文化馆、博物馆、革命圣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虽有些教育成效,但仍有一些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时娱乐性高于学习性,多为走马观花式的体验,并没有真正参与其中。开展的社会实践也是按活动方案规划,活动的范围小、时间短、形式单一,部分学生也只是应付学校,没有真正融进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隐性教育成效不明显。

       高校很重视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高校的社团是锻炼大学生自我管理的一块宝地,社团的运行模式是以政治选举模式为参照物,学生要在竞选中声明自己的观点,要承诺当选后带来的利益和变化,这实际上传播了的政治思想;大学生社团还经常讨论时事,“站在各自支持党派的角度展开激烈的辩论,恰似‘驴象之争’的校园版”,通过模拟提高他们对政治制度模式的认可度,让社团成为无形的“思政课堂”。

       高校还把社会实践作为考核学生的重要标准,多所名校还要入学的新生提交社区服务证明,毕业时要有优秀的社区服务成绩单,没有完成社会实践可能会失去进高校深造的机会或不能毕业;学校鼓舞大学生根据学校的规定开展社会活动,参加慈善工作、爱心帮扶、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等活动,让大学生贴近现实生活,了解社会问题,在实践体验中提高他们的社会技能,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

三、资源利用的差距

       我国高校在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时大多数用的是校内资源,对校外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学校没有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而是单打独斗,各自为营,难以发挥最大的教育优势。学校与社会缺乏联动机制,社会资源难以与学校资源相结合,“社会中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作品也很难‘渗透’到校园,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加以积极引导。”学校对英雄人物宣传少,没有很好地利用英雄人物含有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进行渗透,没有很好地利用重大的节日和社会事件进行爱国教育,没有充分发挥网络载体的优势来宣扬中国精神、主流思想、价值观念。我国高校对教育资源整合的不足,削减了隐性教育的实效。

中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发表方法的差异性

       高校非常注重教育合力的形成,没有把隐性教育局限在学校或教育领域,而是把可以宣传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场所、人员、活动都利用起来,形成教育的合力。“学校重视与家庭合作,定期召开会议,不少学校成立了‘家长——教师协会’或‘联谊会’,定期召开会议,共商家校德育大计。”高校还充分利用了社会资源,利用文化产品和大众传媒向学生颂扬精神,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重大节日和纪念日时,开展主题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升旗仪式和唱国歌巩固大学生的爱国之情。还把政治活动作为教育资源,通过领袖的竞选演讲、就职演说、节庆讲话、工作报告来赞扬制度,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高校对教育论文发表资源的合理利用,大大增强了教育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