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期刊发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部分共选入寓言15篇,其中讲读课文14篇,自读课文1篇。这些选文在期刊发表内容和编排上呈现以下特点。

一、期刊发表引言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体型短小,语言幽默,且富于教育意义,是各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学形式,寓言具有独特教学价值。寓言教学要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依据期刊发表文本和学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image.png

二、期刊发表内容特点

       1.注重故事性,弱化说理性。统编教材的寓言选文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对说理部分则进行了淡化或删减,在中低段的寓言选文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如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文,其原文结尾为: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教材中没有这段话,只保留了故事情节。一年级上册的《乌鸦喝水》也去掉了原文“这故事说明,智慧往往胜过力气”的寓意结尾,弱化了直白说理的意味。

       还有一些寓言在改编时加入了生动的细节描写,期刊发表如《亡羊补牢》在原文“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基础上创作出丰富的故事情节,描述了养羊人从丢羊到补圈的经过和心理变化;《狐假虎威》中加入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神态和动作描写等。这些内容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2.以先秦经典寓言为主。先秦寓言是我国古代寓言的源头,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教材的15篇寓言选文中,先秦寓言有9篇,且都是精读课文。分别是选自《战国策》的《狐假虎威》《亡羊补牢》,选自《庄子》的《坐井观天》,选自《韩非子》的《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选自《孟子》的《揠苗助长》《学弈》,选自《吕氏春秋》的《伯牙鼓琴》和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此外还有1篇宋代寓言《书戴嵩画牛》,2篇现代寓言《陶罐和铁罐》《我要的是葫芦》,3篇外国作品《乌鸦喝水》《鹿腿和鹿角》《池子与河流》。

       3.兼顾文言与白话,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15篇选文中有文言作品6篇,白话作品9篇。其中白话作品有现代创作的寓言如《陶罐和铁罐》,翻译改编的文言作品如《狐假虎威》,以及国外译作如《乌鸦喝水》。从表达方式来看,除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池子与河流》是诗歌体裁外,其余14篇寓言均是以叙述的方式展现故事情节。

image.png

三、期刊发表编排特点

       1.由白话寓言过渡到文言寓言。统编教材的寓言编排结合了学段特征,呈现出由白话向文言过渡的特点。低年级的6篇寓言全部是白话作品;中年级的4篇寓言中有3篇白话作品,1篇文言作品《守株待兔》。高年级5篇寓言则均为文言作品。统观12册教材,寓言选文的语言形式总体上是由白话逐渐向文言过渡,呈现出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特点。

       2.高年级选文突出思辨性。高年级的寓言选文在故事性和教化意义的基础上突出了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些寓言需要学生在对比、推导等深度思辨中领悟主旨。如学习《自相矛盾》和《两小儿辩日》,学生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内容,梳理人物内心和思维过程,辨别“矛盾”、“近远”、“大小”、“冷热”等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在丰富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义和主旨。

       3“.复现”练习形式多样。在15篇寓言选文的课后练习中,有8处与故事“复现”相关,具体形式有讲、演、分角色朗读等。期刊发表如《自相矛盾》的课后题“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狐假虎威》的课后题“演一演这个故事”,《陶罐和铁罐》的课后题“分角色朗读课文”等。这类题目意在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自主感受寓言的章法结构,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是学习寓言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不可流于形式,草草了事。


相关热词搜索:语文期刊发表 小学语文教材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期刊发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选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部分共选入寓言15篇,其中讲读课文14篇,自读课文1篇。这些选文在期刊发表内容和编排上呈现以下特点。

一、期刊发表引言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体型短小,语言幽默,且富于教育意义,是各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作为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文学形式,寓言具有独特教学价值。寓言教学要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依据期刊发表文本和学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image.png

二、期刊发表内容特点

       1.注重故事性,弱化说理性。统编教材的寓言选文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对说理部分则进行了淡化或删减,在中低段的寓言选文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如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文,其原文结尾为: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教材中没有这段话,只保留了故事情节。一年级上册的《乌鸦喝水》也去掉了原文“这故事说明,智慧往往胜过力气”的寓意结尾,弱化了直白说理的意味。

       还有一些寓言在改编时加入了生动的细节描写,期刊发表如《亡羊补牢》在原文“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基础上创作出丰富的故事情节,描述了养羊人从丢羊到补圈的经过和心理变化;《狐假虎威》中加入了狐狸和老虎的对话、神态和动作描写等。这些内容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故事性和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2.以先秦经典寓言为主。先秦寓言是我国古代寓言的源头,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教材的15篇寓言选文中,先秦寓言有9篇,且都是精读课文。分别是选自《战国策》的《狐假虎威》《亡羊补牢》,选自《庄子》的《坐井观天》,选自《韩非子》的《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选自《孟子》的《揠苗助长》《学弈》,选自《吕氏春秋》的《伯牙鼓琴》和选自《列子》的《两小儿辩日》。此外还有1篇宋代寓言《书戴嵩画牛》,2篇现代寓言《陶罐和铁罐》《我要的是葫芦》,3篇外国作品《乌鸦喝水》《鹿腿和鹿角》《池子与河流》。

       3.兼顾文言与白话,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15篇选文中有文言作品6篇,白话作品9篇。其中白话作品有现代创作的寓言如《陶罐和铁罐》,翻译改编的文言作品如《狐假虎威》,以及国外译作如《乌鸦喝水》。从表达方式来看,除俄国作家克雷洛夫的《池子与河流》是诗歌体裁外,其余14篇寓言均是以叙述的方式展现故事情节。

image.png

三、期刊发表编排特点

       1.由白话寓言过渡到文言寓言。统编教材的寓言编排结合了学段特征,呈现出由白话向文言过渡的特点。低年级的6篇寓言全部是白话作品;中年级的4篇寓言中有3篇白话作品,1篇文言作品《守株待兔》。高年级5篇寓言则均为文言作品。统观12册教材,寓言选文的语言形式总体上是由白话逐渐向文言过渡,呈现出循序渐进、从易到难的特点。

       2.高年级选文突出思辨性。高年级的寓言选文在故事性和教化意义的基础上突出了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这些寓言需要学生在对比、推导等深度思辨中领悟主旨。如学习《自相矛盾》和《两小儿辩日》,学生要透过语言的表面内容,梳理人物内心和思维过程,辨别“矛盾”、“近远”、“大小”、“冷热”等概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在丰富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义和主旨。

       3“.复现”练习形式多样。在15篇寓言选文的课后练习中,有8处与故事“复现”相关,具体形式有讲、演、分角色朗读等。期刊发表如《自相矛盾》的课后题“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狐假虎威》的课后题“演一演这个故事”,《陶罐和铁罐》的课后题“分角色朗读课文”等。这类题目意在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自主感受寓言的章法结构,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是学习寓言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不可流于形式,草草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