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提升危机管理水平,是图书馆有效应对突发事故与危机事件,保障持续性服务和履行社会职能的重要要求。目前,很多图书馆受管理、资金及危机意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对危机管理缺乏重视,开展危机管理工作的局限性较高。基于图书馆危机管理内容与危机事件特征,期刊发表探讨当代图书馆在危机事件发生的事前、事中及事后三个阶段危机管理水平的提升策略。
二、提升危机善后水平
基于事前与失踪危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图书馆面临的危机事件得以解决,但是,危机事件会使图书馆仍然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且很有可能延续很久。因此,图书馆必须在此阶段做好危机事件相关内容的持续性跟踪反馈,保证危机事件真正得到妥善解决。以2002年发生的巴金赠书流失事件为例,2005年这一事件又进入媒体和民众的视野,主要是因为国家图书馆在进行危机处理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善后工作,只针对各方面关系进行了协调,危机管理过于表面化。在开展危机善后工作时,要基于危机问题的实质性根源与后果进行,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恢复正常业务与对外服务、馆舍修葺、受损馆藏资源与设备修复、部门职能调整、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重新规划业务流程等。
三、提升危机评估总结水平
首先,危机事件处理结束之后,图书馆应针对整体管理成效做全面性的评估,具体评估分析内容包括危机事件处理结果、成本及影响等。最为关键的是,图书馆必须基于全面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开展危机管理评估工作,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工作人员、硬件设备及读者损失进行全面的调查统计,了解读者用户的心理状况,对比分析危机事件发生前后图书馆服务系统的使用情况等。其次,基于危机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学习,是图书馆反思危机管理工作问题与漏洞的关键阶段,有利于图书馆发现日常管理中的弊端,合理调整危机管理工作布局规划,防止发生同类型危机及衍生危机,明确后期工作重心与发展目标,提高图书馆的危机管理水平。最后,高水平的危机管理能力能够令图书馆在危机事件中获取转机。危机事件往往存在公共性的危害,除了对图书馆的运营造成危害,还会影响图书馆主管部门、用户群体等。因此,图书馆应及时发现并紧抓危机事件中的契机,在危机事件出现后快速沟通相关利益者,开展进一步合作,推动图书馆的良性发展。以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发生的卖座事件为例,该事件被媒体曝光之后,图书馆形象受损严重,遭到多方批评。但图书馆领导与各方进行了坦诚沟通,再加上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全国高校图工委的协助,解决了图书馆的场地和经费不足问题,图书馆的扩建计划也得到了批准,最终实现了进一步发展。
期刊发表本文给出了图书馆提升危机管理水平的具体策略,为当下在危机管理工作仍存在不足与缺陷的图书馆提供了一定参考。鉴于图书馆在功能定位方面的特殊性,公共图书馆必须切实有效地做好危机管理工作,遏制危机事件的发生源头,控制危机蔓延,尽可能降低危机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重建危机事件导致的损坏,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改进。
相关热词搜索:管理期刊发表